第1447章 万法皆空(第3页)
所以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能修行的净土宗,和不讲出身学识、宣扬人人都能顿悟成佛的禅宗才越混越好,还不是人家的门槛够低,对普通老百姓足够友好,性价比更高。
只要你有所求,无论是求名求利,还是求知识求解脱,人家都有对应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各种需求,不设门槛,无论好人坏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亲民。
刚开始是谈论曾凡的感知能力,话题不知不觉就偏到了佛教各宗派发展史,曾凡和楚妍成了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苏玉梅在说,讲课讲习惯了,楚妍恰到好处的提问,让她一时间收不住,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一节课也不过四十五分钟,她还拖堂了。
“呵呵,本来是跟你讨论问题,变成我的课堂了,怪不得楚妍说你不喜欢说话,果然如此!”苏玉梅也发现她这个主人说的有点太多了,很不好意思。
“苏教授学识渊博,我们俩都涨不少知识,原先在我的认识里,那些和尚都是大忽悠,通过你的讲解,才知道从古至今佛教能经久不衰,有内在的原因!尤其是关于八识的阐述,对我很有启发,受教了!”曾凡确实感觉收获良多。
“你说的也没错,现在大部分的和尚都只是当做一种职业,真正能身体力行、由识生慧,或者能顿悟的可能一万个人里面也没一个,原生的佛教更注重个人修行和认知圆满,释迦摩尼死后,徒子徒孙们大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自然需要演绎出更容易让人信服的理论,一代代的传下来,就有了这么多佛经!”苏玉梅研究佛经只是顺带,她自己并不信佛,因此她的解释更加理性客观。
“你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像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物质的一切都是虚幻吗?”曾凡也有一直困扰他的问题。
课本上学的是唯物主义,可是看的书多了,尤其是最近一年多的奇特经历,让他过去坚持的观念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动摇。
“我理解的佛经中的世界观:‘万法皆空,诸相非相’,通俗点解释就是,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包括佛法;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或者说不是全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当然,你的特殊能力或许感应到更多,但是应该也超脱不了这些理论!”苏玉梅意味深长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