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滩头师徒

    对于众人来说,能够擒拿陌银刀虽然不容易,但是能提供线索谅必不难。只要能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围歼中取得一点功劳,未来也就有了立身扬名的基础。

    看着众人已经离开,刚才一直沉默的法太明此刻走上前,眉头紧皱。

    “既然如此,正法堂的创设,我立刻开始着手。”

    “嗯,有劳了。”

    与照孤逢简单报备,法太明立刻转身向剑盟更深处走去。

    而看着已经全部忙碌起来的大家,照孤逢的底气更盛。

    陌银刀,就算他生出三头六臂,在自己的剑盟的弥天大网铺开后,恐怕也将寸步难行了吧?

    想着,他也要动身前去亲自寻找。

    而就在此时,一声鸟的啼叫由远及近,吸引了他的注意。见到那是朝自己而来,照孤逢便停下脚步,伸手接住它,从上面拆下信件。

    一张小小的纸条,字迹仓促无比。

    但是内容,却让原本踌躇待发的照孤逢,宛如遭受了一记雷劈,当场惊异地顿在了原地。

    那是,来自停江天隐梦京尘的一封手信。在信中,梦京尘告知自己正在追击陌银刀,让剑盟也留意一下。

    只是,信中提及的地点,与自己的剑盟,却是差了很远。

    “这,这是怎么回事?”照孤逢心中惊疑未定,他反复观看着字条上的内容,心中慢慢浮现出一个谜团。

    陌银刀绝对没有这么快的速度。但是……

    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屋檐上的刀痕。仍然有瓦砾慢慢滑落,掉在台阶上再次粉碎,变成一堆灰白色的粉末。

    刚才的人,到底是不是陌银刀?

    莫非……陌银刀,有两个人?

    …………

    拾藻玉滩,春风和畅。即使昇平天的江湖已经波澜暗涌,这里的浅水湾依然自得,阳光下反射着波光粼粼。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和锤炼,东方诗明进步神速。在与外界隔绝的此地,如果不用心计算和留心,很难让人察觉到时间过去了多久。

    不过东方诗明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之所以留在这里,不仅是秋原先生的执意强留,也是他对自己当前能力衡量之后的决定。

    因此,在那天秋原将他留下之后,东方诗明并没有再表露过不满。他需要变得更强一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更复杂的状况。

    毕竟,在碎石滩的那次生死交关,无论是谁经历一次,都会心有余悸。

    所以,这段时间他沉下心气,专心向秋原讨教。而秋原竟也毫不藏私,见他愿意学习,很乐意地倾囊相授。

    东方诗明的进境,已经今非昔比。

    “《五囊守气箴要》,你现在掌握的已经够多。”

    秋原合上书,满意地放到了旁边的篮子里。那只毫不起眼的破竹篮在过去几天还装过《形刀三论》、《截风落花形意录》等几部功法,无一例外都是针对东方诗明眼下紧需,外家为主,兼修内家,求见速效为先。

    东方诗明目前走的路,若对比赋云歌仍然相差甚远。但秋原有的放矢的教学方式让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己的基础,发挥专长,规避短板,论及铁扇外功,他已经称得上佼佼者。

    东方诗明慢慢收回流走经脉的气劲。他睁开眼,嘴角上扬:“秋原先生,今天也多谢。”

    秋原并不在乎。他摇头道:“外家功夫无需领悟,只需要聪明和技巧。你智慧过人,一点就透,加上先前的基础。我只是水到渠成,给你适时引导而已。”

    说罢,他不再多待。

    他看了一眼窗外的日头已经西斜,橙黄色的余晖斜照古屋,阴影在水潭中如水草摇曳。

    东方诗明也朝外看去。就在这时,他听到秋原先生说:“那你今晚……好好休息。”这样熟悉的腔调,他是第三次听到。

    东方诗明就知道,秋原先生今晚又要离开了。

    根据他的观察,秋原先生在确认自己不会再度尝试溜走后,便总会隔上几天出门一次。他每次都是傍晚离开,等到第二天中午之前就会飘然而归。

    秋原先生对此讳莫如深,自己识趣地并不过问。不过次日的秋原先生总会难掩疲惫,这让他很是好奇。

    而且这好奇,随着秋原先生源源不绝地教出那些武学知识,渐渐越来越大。

    “《五囊守气箴要》就不必继续学了。神行术你有甲马灵符几可代替,至于其他的部分也不急于一时。”秋原先生不急不徐地叮嘱着,“昨天还给你一本《青衣摘露册》,只看第三章、第五章足够。但要注意休息,不要牵动旧伤。”

    东方诗明一一答应,这让秋原得以放心。又嘱托了几句,随即去生火,煮鱼片粥。

    东方诗明待在屋内,感知着身体发生的变化。

    不知道神秘的秋原先生背后,是否与自己所要调查的事有关。

    思考片刻,伴随着日暮的昏沉,鱼片粥的香气也徐徐飘来。东方诗明嗅了一下,知道秋原已经离开,便快步走到屋外。

    低矮的火炉上架着热气腾腾的粥,里面点缀着青菜和柔韧雪白的鱼片。而秋原先生则不见踪影,与之前一样。

    但是,东方诗明此回特意留心了他离开的方向。

    快步走到沙滩边缘,松软的沙面被浅浅的水笼罩。黄昏的归鸟在水面浮现掠过的倒影,东方诗明朝着夕阳西下的方位看了一眼,下定决心追了过去。

    …………

    而在另一处熟悉之地,天色在陷入昏黑之前,已经被层层乌云遮蔽。

    江水的浪渐渐止息,但岸上的碎石依然传递着风的呜咽。肃杀的芦苇颜色难以辨别,宛如一条条晃动的铁丝。

    马匹缓缓在这里停步,白蒿一跃而下。

    跟在后面的是另一匹马,寒禅与画狂也翻身下马,走到满地坚硬的碎石上。

    画狂此时变得格外安静。一路上白蒿和寒禅依据他疯疯癫癫的指引来到这里,而真正抵达之后,他却沉默不言,如同陷入沉睡。

    白蒿在路上被画狂的话语折腾得毫无脾气,如果不是寒禅在旁边提供翻译,她真的要抓狂。所以见他不说话,白蒿也不询问,自行在碎石滩上来回走动,寻找可能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