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改进 “并不好管的。”

    育婴堂的位置较为偏僻, 为的就是取一个“僻静”,谁扔孩子的时候也不想叫别人围观。
 

    祝缨和花姐两人带上了小柳和牛金两个,再加一个胡师姐, 五个人都着便服。冬天时节, 五人衣服保暖,让人一看就知道家境不错。越往育婴堂走越偏僻, 通往育婴堂路上亦有人家。
 

    这些人家见惯了穿着不错的人去育婴堂, 从门里往外一看,一男一女看着像主人家夫妇, 又带小厮、女仆,心道看着像是殷实人家,不知道哪个小东西要走好运啦。
 

    祝缨路过一间临街的小店铺, 见一个老头坐在门槛上晒太阳, 周围一片安逸。
 

    走近育婴堂就听到里面的孩子吵吵的声音, 小孩子尖细的声线袭来, 听着还挺活泼的。
 

    小柳抢上一步,看了一眼道“咦大白天的, 门怎么关了”
 

    他拍了拍门,里面才有一个苍老的声音问“谁呀”
 

    小柳道“来看孩子的。”
 

    一个驼背的老头开了门,抬起昏花的老眼打量了一下小柳,问道“你是什么人是要什么样的孩子”
 

    小柳道“主人家要先看看。”
 

    老头往他身后看到祝缨和花姐以及牛金、胡师姐, 道“要抱孩子好模好样的小子向来抢手, 要是府上找几个整齐的丫头,养上两年就能做活计的倒是有不少。要是不计较脑子、只要有人卖力气干粗活, 小子也是有的。不管带走哪个,育婴堂养了他们这些年,要带走须得算还些房宿钱。”
 

    小柳道“您老人家说这一堆做甚我们进去自己看。”
 

    老头道“年轻人, 慢来慢来,里头还有人哩有人看时,你们不能见的。等会儿里头的人走了,轮到你们,也不叫别人看着你们带了什么人走。送养的跟领养的不见面,领养的人也都岔开了不叫别人知道你来过,这是规矩。”
 

    小柳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规矩”他还年轻,并不会无事逛育婴堂,老头不认识他,他也不知道育婴堂还有这等讲究。
 

    老头道“送来的都是养不活的,父母不养,就是断绝人伦了,此后生死听天由命,不再找回。不然,谁个替你白养孩子养个一二十年,将孩子好好地养成了人,扔了孩子的父母知道了,又将孩子抢了走,别人岂不冤枉那谁还来抱养”
 

    小柳被老头说得一愣一愣的,也不便硬闯,跑去对祝缨和花姐讲了。花姐道“既然里面有善心人,那咱们过一时再来吧”祝缨看着这座育婴堂,牌匾已经很旧了,房子看着虽然结实,却是透着股破旧的气息。她点了点头。
 

    育婴堂的门在他们面前关上了,小柳有点好奇地又回望一眼,心道怎么这么巧也不知道是谁
 

    小江冷着一张脸。
 

    她和江舟一大早就到了育婴堂,她想领养个孩子。育婴堂向来不拒绝“正经人家”领养孩子,开了门就请她们二人进去了。照例是稍作询问,得知小江是梧州的官员之后,育婴堂的妇人立时变得热情了起来。必要给她“找一个好的”。
 

    妇人拉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对她说“您瞧这个,面相看着是不算俊。可是个好孩子呀又老实,又听话,是个以后能顶门立户的”
 

    小江伸出手中的手杖,将他们拦了一拦,道“我屋里不要男的。”
 

    这话一说出来,妇人就摸着她的底了,心道原来是个雏子,哪有亲自来看的这不就露底了不都得托个信得过的做中人
 

    妇人叹了口气“我这儿女孩子倒是有,您既说是要养,我得给您挑个好的,不能坑了您。女儿是贴心,再贴心长大了还是要嫁出去的。纵您不发嫁了她,要坐产招婿,到时候还得挑女婿不是还要看女婿人品。女婿哪有儿子靠得住不如打一开头自己养个儿子,自己养出来的,知根知底,将家业交给他也放心,多好”
 

    江舟道“娘子要看女孩儿,你就带女孩儿来便是。旁的事儿,娘子自会斟酌。”
 

    小男孩儿看了看他们,知道眼前人是看不中自己了,他低下了头,用力吸了吸流出来的两管黄鼻涕。
 

    小江心底生出一股烦躁,说“走吧。”
 

    妇人忙说“娘子请留步端正的丫头也是有的还有才送来的没断奶的,一准儿不记得亲爹娘的样儿,打小养,容易养得熟”
 

    小江看了看门外、墙边往这里看过来的眼睛,不动声色“下次再说。”拄着杖站了起来。
 

    妇人道“哎,那您这边儿请。娘子,您再想想,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小江走出了育婴堂,脸色不太好,江舟道“娘子咱们不急哎那不是”她伸手往前一指。
 

    听到大门打开了,小柳下意识地一回头“咦”
 

    他这一声让另外三人都回过头去,却见两个女子从里面走了出来,步态有些眼熟,其中一人手中拄着一根手杖。
 

    几人都是等闲不来育婴堂的,一般人也不会没事往这地方跑,此时一遇,都觉得对方有事。小江以为祝缨等人应该也不会是来育婴堂堵她的,那就是巧合了刺史应该不至于要抱养育婴堂的孩子吧难道是要养仆人
 

    两下对望四下一片安静,一阵细风吹过,微冷。
 

    育婴堂的门又打开了,老头喊了一声“那位小官人”送走一人,他要喊下一人的,却见两拨人还是撞了个对脸。
 

    祝缨道“一起去看看”又顺口问小江,对育婴堂有什么看法。
 

    小江道“就那样,大人看了就知道了。”
 

    她没有马上走,而是跟着祝缨又折返了,边走边说“都是父母双亡的孩子,哪有不苦的哪个都巴望着有人来领她们走,见了你就拿一双眼睛看着你。心肠但凡软一软,就得哭着出来了,什么时候再提起来心里都不好受。”
 

    她始终认为祝缨是个心软的人,这样的人进育婴堂是令人不太放心的,带着江舟又跟着杀了回来。
 

    老头却对小江道“这位娘子,您不能与旁人见面。”
 

    小柳道“您老的话好多,您还看不出来么我们是认得的,一起来看看。”
 

    老头这才闪过身,冲内叫一声“张大娘,又有官人来了”然后对祝缨道,“官人,您里边儿请。”
 

    祝缨打量着这个育婴堂,她到南府以来没到过这里,不过于府衙日常开支里支取这么一笔时签个名画个押按时拨付钱粮。南府升为梧州之后,也给这里再涨一点钱。她要项安不妨雇女工,项安也曾汇报往这里挑选过几个小女工。有家的女工颇有两个家里容易闹事的,这里的女孩子无父无母更没个兄弟丈夫也要向糖坊讨工钱,孤儿充做学徒干活拿钱,非常便利。
 

    育婴堂的房子式样已经比较旧了,好些地方有了破损,整体看起来还算结实,不知道是哪一位善心人用心修的,看起来还能再住个二十年。院墙很高大,一面墙上开个长方形的洞,一个钉了五面板子、只空出上盖的木盒正正好可以放在这个长方形的口子里,仿佛一个大抽屉。外面送孩子的天黑后将婴儿从“抽屉”里放入,里面的人听到哭声从里面拉开“抽屉”将孩子抱进来。双方不见面,放进“抽屉”之后孩子的一切都同亲生父母无关了。
 

    一个稍显精神些的中年妇人快步,迎了出来,看清面前的人就叫了一声“哎呀大人朱大娘子咦江娘子您怎么也回来了”
 

    妇人忙跪下来迎接,老头吓了一跳“这这是”
 

    妇人对他连连做手势“这是刺史大人快点儿”
 

    “轰”育婴堂里连孩子带帮工的大人都炸开了,他们挤着上前,也要来拜。
 

    孩子们大小不等,入眼前的约有十个上下,听动静,后面还得再有一些。有男有女,男少而女多。女孩子大部分看着比较正常,男孩子看起来总有点不协调。孩子们的衣服都很旧,补丁也多。
 

    妇人又吆喝“都老实点”又转过脸来向祝缨解释,育婴堂是她丈夫在管,但是男人平常也不大过来,女人看孩子更合适。她家也在这附近,往来也方便。她丈夫姓张。
 

    祝缨道“张六”
 

    “是。”
 

    “都甭跪着了,起来说话吧。”
 

    妇人爬起来,拍拍膝盖上的土,上前道“大人来是要用工还是要用丫头都有都有还是要抱个养来给将来的小郎君小娘子就伴儿”看到祝缨,她就不猜是要收养了,这里的孩子最好的下场就这些了。
 

    祝缨将这妇人上下一打量,只见她穿得朴素整齐,衣服上有两块小补丁。
 

    祝缨问道“这里有多少人”
 

    张娘子赶紧说“数目在小妇人丈夫那里。三丫,快往家去,把你爹叫来”一个面目平平无奇的女孩子答应一声,跑了出去。张娘子又解释这是她女儿,也是在这儿帮忙的,因为人手不够。
 

    一边解释一边请祝缨等人进正堂里坐下,这里打扫得倒是非常的干净。摆设也还能看得下去。又有几个看着伶俐的女孩子过来奉茶,女孩子也都有七、八岁的样子,都偏瘦,脸色微黄,面目都还周正,也不说话,但是眼睛都是忍不住的往祝缨等人身上看,脸上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