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献俘 【求月票!】(第3页)

    但扶摇国明面上不反,不代表没有其它动作。


    就在十几年前,


    东海的柔仆国宣布不再对禹朝称臣纳贡,转而将扶摇国作为自己的上国。


    柔仆国作为一个东海小岛,国土若说是弹丸之地,实在有些侮辱了弹丸。


    就它每年上贡的那几条鱼,禹朝还真心看不上。但是开了这样一个坏头,以后周边属国有样学样怎么办?


    于是朝廷就派了一名第七境的大能作为使臣前去责问,说是臣使……可就柔仆国


    那个小地方,一旦责问不成,说不定这位大能一脱衣服,就会露出里面「征东将军」的字样,化身讨伐大军。


    单人灭国难度不大。


    可他到了当地以后,柔仆国的态度也很诚恳。我离九州大地隔着重洋大海,离扶摇国可就只有片刻船程,完全是仰人鼻息过活。


    不听扶摇国的,还能怎么样?


    话里话外已经不止是隐晦地表达了,一切都是扶摇国的意思。


    对此禹朝也早有预料,但扶摇国就不像柔仆国那么好料理了,毕竟扶摇国兵强马壮、背后还有蓬莱的支持,不是那么好拿下的。


    至于柔仆国……


    就算把它灭了,再派兵过去占领,每年打那两条鱼还不够军费开支。


    对柔仆国的事情就暂且搁置了。


    当然,禹朝与扶摇国在东海的角力也就此升级,至今-直没有停止过。


    直到前段时间,妖神回归的消息传遍九州四海。西域边陲的百姓纷纷内迁,甚至许多西域小国的国民都流亡来到禹朝避难。而禹朝内部也开始纷乱四起,诡案频频,国内一时间怨气沸腾。


    在这种时候,没有什么比一场外战更能转移这些怨气并且提振民心的了。


    此刻,那个四海九州唯不向禹朝称臣纳贡的小岛柔仆国,自然就进入了朝廷的视野……朝堂上响起了桀桀桀的笑声……


    十几年前柔仆国不再称臣的时候,禹朝百姓几乎没人知晓这个事儿。毕竟这对禹朝生活的影响,也就是某一天王公权贵家里的桌上少了一条海鱼,谁操心这个干嘛?


    但是在朝廷有意的宣传下,这个事情在几天之内为大家所熟知,仿佛是刚刚发生的一样,柔仆国的事情也上升到了禹朝上国威严遭到挑衅的高度。


    弹丸小国安敢如此?


    群情激愤下,皇帝陛下大手一挥,封大将武安民为东海将军,率领精兵三万、楼船十座、大能数人,浩浩荡荡地开奔柔仆国。


    柔仆国虽小,但国民倒也硬气。


    爷上来就是一波狠狠地投降,你能奈我何?


    甚至于在你兵马还没到之前,我就已经先投降了。


    东海将军率领漫天漫海的大军压境时,就看见大批的柔仆国民已然在国君的带领下跪倒在海边沙滩上,家中细软都已经收拾好了,每人都背了一个小包袱在身上。


    甚至于还单独将为数不多的金银珠宝等财物摆在旁边,算是大军此行军费。也不用您动手抢了,值钱的都在这。


    懂事的让人心疼。


    武安民甚至都没忍心收这些军费,你们一年到头儿晒得黢黑就卖点鱼,能挣几个钱?自己揣好得了。


    但是你们人都得跟我走一趟。


    禹朝内部需要一场提振民心的献俘大礼,劳烦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