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年终总结(第2页)

 工部尚书陆扆站了出来,“陛下,如今多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需大量资金修缮,尤其是云南和安西两省需要修建城池,若提升俸禄恐资金不足。”

 李侃笑了笑,“可先从府库结余中拨出一部分用于水利修缮,再从各地税收中按比例抽取一定资金补充,明年云南和新疆的商业税收肯定会增加,给官吏涨俸禄的钱还是有的。”

 兵部尚书杨行密说道:“陛下,北方边境常有小股游牧部落侵扰,需加强边防军备,这也需不少开支。”

 李侃点头,“可在北方边境增设军屯,让士兵在不作战时开垦荒地自给自足,既能补充军备物资,又能减少财政支出。”

 孙偓小心翼翼说道:“陛下明年要计划攻打契丹,军费开支不是笔小数目,官吏涨俸禄是否可以延缓一两年?”

 李侃摆了摆手,“不必,最近几年物价上涨,官吏的俸禄已经有三年未动了,适当涨一涨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另外从明年开始,吏职需要参加统考,考卷由各省自行出题,每年招考一次,名额由各省上报吏部批准,流外一等至三等每两年可参加一次官员遴选,晋升名额由吏部下放到各省。”

 刘崇望有些惊讶,“陛下,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挤占科举名额?”

 “科举并不是选择官员的唯一途径,朝廷也需要一些能力突出的人才,流外九等到三等正常需要六七年,一个有六七年办事经验的小吏比刚刚走出书院的书呆子更适合治理地方、造福百姓。”

 “况且云南、安南、安西和新疆,将来还有吐蕃和契丹等地需要成百上千的官吏,仅仅靠科举如何满足?”

 “陛下,如此说来科举取士的人数是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

 李侃思索片刻,颔首道:“三年一次,每次二十人左右的确少了些,现在朝廷正是大力发展需要人才的时候,昭告天下,后年科举录取人数定为五十人。”

 王抟笑着道:“陛下圣明!如此便给了更多读书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