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民间百姓(五)(第2页)

 但税实在太高了,官吏要的孝敬也太多了。

 民间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哪怕是一斗好米都成了奢侈品。

 好米都送去了辽国,民间百姓,哪怕是小富之家的下人吃的饭里都掺杂了糠。

 选择上路是赌,而已经在路上的他们,又要担心另一件事。

 “永康以前就不是能干大事的性子。”妻子几乎冷酷的评论着自己的孩子,“他生来多情,我就怕倘若孩子们都听他的,在青州站不稳脚跟。”

 “婉婉和永康相似。”妻子,“天性多情。”

 丈夫劝道:“多情也不是坏事。”

 妻子摇头:“多情的人拿不定主意,永康和婉婉都像你。”

 丈夫不说话了——他也是个生来多情的人,幼时看到小鸟折翼会哭,长大了听曲儿,听见悲词也哭,做生意,听别人卖卖惨,求一求,他便不自禁想要多给钱。

 哪怕他的爹娘都说,倘若他娶的不是如今这个妻子,偌大的家业恐怕早就败落了。

 长子和幼女都像他,以往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觉得多情是君子之风。

 如今时逢乱世,多情便成了催命符。

 原本他也不爱妻子,两人成婚前连隔着纱帘说句话都不曾,新婚夜是他头一次见她,且妻子长相不美,她是端庄的长相,与其说是端庄,不如说是庄严。

 他看她就像看长辈,还是祖母那个辈分。

 妻子也不曾对他柔情蜜意,她有时候甚至叫他觉得冷酷无情,刚叫她管家,家中的老仆便闹着要自缢在大门口,丫头小厮们都背地里叫她女阎罗。

 可是后来……世道渐乱,真正撑起家的人是她。

 那时他就有些怕她,不是因爱生惧,只是单纯的怕。

 她太厉害了,他连嫉恨都生不出,只有怕,他甚至觉得,要是她觉得不需要他了,他立刻就会死。

 毕竟他们已经有儿子了!一个听话的儿子好过一个不听话的丈夫。

 而且不止一个儿子,一个不听话,还有另外两个可选。

 可她对他却从没变过,他有时候觉得她从没把自己当做丈夫,当做男人,他在她面前像是赤裸的婴儿,没有任何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