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路行进(二)(第3页)

 “总纲是有。”冯舒窈,“行政刑罚这些倒还好说,但民商经济——这得请专人来,这钱上的事,弯弯绕绕过多,别的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事,我手下的人还能应对。”

 马二沉默片刻:“这样,商人们也该来了。”

 “我记得有个姓周的商人之子,头脑似乎比别的商人好用一些,到时候我将他请来,看能不能谈一谈。”

 冯舒窈松了口气,但还是说:“一个恐怕不够。”

 马二:“不急,那么多商人,让他们舍出几个儿子女儿,应当不会拒绝。”

 “更何况又不是什么坏事。”马二笑道,“将来阮姐用不上他们了,他们也好有个退路。”

 商人们也不蠢,自秦汉以来,皇帝家卸磨杀驴的事干得还少吗?文臣武将都能说杀就杀,难道还会顾惜他们这些商人的命?

 刻薄寡恩才是统治者们的脾性,否则自己施恩施出一个和自己打擂台的怪物吗?

 有用的时候自然是心肝宝贝,没用了,那还不快点去死?

 不过道理都懂,但放在眼前的钱不能不挣。

 大不了等阮姐真要对他们下手了,他们就把大半身家都捐出来嘛!再合力推出一个替罪羊,说不定还能顺手捞点好处。

 反正这事也是做惯了的。

 既然如此,舍几个孩子出来,既不要他们的命,也不关押他们,只让他们作为“顾问”,对商人们来说还是好买卖。

 “商人和佞臣一样。”冯舒窈说,“是真好用啊。”

 民间或许还会抵触让自家女儿当兵,出门做事,但商人们完全没这种抵触,自从和阮响做生意后,不知道多少商人让女儿跟着队伍陪自己出行,就是为了让生意更好做。

 女大王喜欢用女人,只这一个原因,就够他们把自家女儿培养出来了。

 这放在朝廷官吏,书香门第里,都是不可能的。

 只有商人,看到一点好处就能立刻去经营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