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新的规则(二)(第3页)

 不是不想,而是人手不够,做不到啊。

 他们也很懂投桃报李的道理,既然新衙门没有为难他们,能妥协的地方,他们也都愿意妥协,这也是生存的智慧。

 茵茵捧着粥碗,一家人围坐在圆桌边,桌上除了粥便是馍馍和咸菜,集市里卖的咸菜也便宜,以前咸菜也不是顿顿吃得起,现在倒是能敞开了吃。

 她嚼着咸菜梗,又咸香又脆爽,吃一口喝一口粥,粥里还有切碎的菜叶,虽然没有撒盐,但配着咸菜正正好。

 一家人也不说话,尽快吃完了饭便都走出了门。

 孩子和成人在不同的地方上课,老人不想上课的可以不去,想上的也有地方上。

 “爹娘,我们走啦。”茵茵和三郎都还未成人,在一处上课。

 父母互相看看,都勉励道:“好好学,别怕苦,多少人求不来的好处。”

 比起儿女,他们更知道读书识字这种机会的可贵。

 只有三间铺面,养活儿女是足够的,但送儿子读书,科考,那一家人很快就会赤贫。

 在长远的好处和眼下的生存里,夫妻俩选择了后者。

 儿子能不能成才不知道,但哪怕儿子成才,一家子也要勒紧裤腰过日子,沦落街头也不是没有可能。

 茵茵和三郎还不懂父母眼中的慨叹,他们对扫盲课很有热情,倒不是多爱读书,而是以前从未和那么多同龄人待在一起过!

 而且有男有女,虽然一开始不自在,但现在已然适应良好。

 茵茵还学会了翻花绳和跳绳,会在空地上和朋友们一起踢毽子。

 甚至一想到扫盲班读完就要和同学们分开,心里就难过。

 以前她虽然也有朋友,但那并不是她自己选的,也不是常能见面。

 她珍爱自己的朋友们,哪怕一日都不想与她们分开。

 茵茵有自己的小主意。

 她要劝朋友们和她一起读进修班。

 这样她们就能一直读书,永远不会分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