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消化清丰(四)(第2页)

 可惜阮姐这边没有太监,否则……

 阮响:“人人慕强嘛,先让那些有动力的改变起来,只要有看得见的好处,百姓的身段是很灵活的。”

 马二想了想:“这倒也是。”

 如今辽地和契丹国也有不少汉人百姓,但为了生存,不少汉人百姓已经改换衣冠,不再自认是汉人了。

 但若是汉人打了过去,他们又能拿出族谱自证祖上一直是汉人。

 谢长安听懂了,连忙说:“古人道礼不下庶人,正是这个道理,倘若让庶人都讲贵族的礼仪,那就是逼他们去死了。”

 阮响看了眼谢长安,笑道:“谢老师长进了许多啊。”

 谢长安低眉顺眼道:“开阔了眼界,人自然就长进了。”

 “说起来。”阮响说,“村子里沼气池实验的怎么样了。”

 村子是她发家的地方,也是她将来唯一的退守之地,阮响一直都很重视,有什么东西也都是在村子先实验,然后推行。

 马二:“管道的密封已经解决了,不过……村子那边的意思是,沼气用来点灯,实在有些过于艰难了,拿来烧水做饭倒是不错。”

 玻璃的问题解决了,纱罩虽然价格高昂,但也不是拿不到。

 但二氧化钍实在是现在无法突破的瓶颈。

 玻璃的原材料好采买,解决了火力不足的问题,烧制玻璃的难度并不大,纱罩也是手工业可以制作的原材料。

 但有关化学,那就真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阮响:“那些道士呢?”

 道士们在入冬前陆续被找来了十几个,确实都有“真才实学”,起码能徒手下油锅,不过他们对着化学也是只能抠脑袋,里头许多连字都不认识,还得先去上扫盲班。

 马二:“他们倒是乐于研究,说五十年内,应当能弄出来。”

 阮响:“……”

 五十年……等她老了才能用上沼气灯?

 马二:“但也有好消息。”

 阮响看向她。

 马二清了清嗓子:“马桶做出来了。”

 马桶,显然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虽然对老百姓来说也很贵重,毕竟姑娘出嫁,稍微有点家底的,陪嫁里都会有个马桶。

 如厕的时候,马桶内放上细沙或木屑,倒出去也简单。

 但马二所说的马桶就不是那回事了,而是要配套的修建水塔,入水和出水管道,以及沉降池发酵池和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