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航海路上(十六)(第2页)

阮响要提高货品价格,倭国得同意。

阮响要合作开发银矿,否则不卖货物,倭国也得同意。

当然,倭国也可以不同意,那么阮地会选择朝廷以外的势力合作。

到时候有阮地提供支援,如今倭国朝廷还能不能坐稳现在的位子还未可知。

管四娘也和倭人打过许多次交道,知道这个人虽然个子矮小,看着不太聪明,但对大国却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们未必看不出来阮地的打算,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同意?大不了闭关锁国,不再做海上贸易,靠压榨百姓维持统治和上层的享受。

毕竟倭国也不是头一次闭关锁国。

阮响笑道:“倭国再小,也有权力斗争,有不同的阵营,领主未必肯听从朝廷号令,即便朝廷管不了,又何必放着钱不去挣?放着货物不去享乐?”

阮响也并不准备卖粮食到倭国,好不容易增产的粮食得优先供给西夏,还要囤措军粮,一旦西夏稳定下来,下一步她就要对辽国下手,粮食的缺口还没有完全堵住。

能卖给他们的,当然都是些倭国自己造不出来的东西,她也不会让倭国饿死,一些改良的农具也可以卖过去,至于倭国愿不愿意买,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管四娘曾经想过,她如果面见阮姐一定会问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她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疑问,再三斟酌之后,她忍不住问:“阮姐,你想要天下大同,这个天下包括哪些地方?你眼里的天下人,又是哪些人?”

这是她必须问的问题,否则她自己永远找不到答案。

阮响并没有犹豫:“自然是我势力范围以内的人。”

管四娘愣了愣。阮响:“如今我的势力范围包括从青州到清丰的这一条线以及西夏,那么我首先要保证的是我的百姓能活下去,活得不错。”

“阮姐你……想要多大的范围?”管四娘小声问,“你的天下是多大?”

阮响笑了笑:“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这种扩张自然不是无限制的,有时候决定我势力范围的是天险,而非人力,是积累财富的速度,而非武器的制造。”

管四娘松了一口气,她不觉得把流求拿到手有什么不对,也不觉得拿下辽国宋国甚至吐蕃大理有什么不对,她担心的是这种扩张会毫无节制的持续下去。

越大的领土意味着越大的投入,真是如此,那所谓的大同社会只会更加遥遥无期。

“港口起码要两年才能修好。”管四娘说。

阮响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太久了,暂时还不需要太大的港口,那里如今只是一个中转的地方,一年内我需要那里能够停船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