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阮地现状(三)
然而等他们出了码头,坐上了前往太原牛车,这才慢慢品出味来。
牛车穿过码头附近的大镇,虽说只能绕行,但他们透过车窗远远的看过去,仍能看到背着藤框,挑着扁担进城的农户,或是孤零零立在城外的方形大屋子,那大屋子里外都有人走动进出,有时离得近了,还发现那屋子的门大的出奇,且是不关的,幸好外头还有围墙,否则单只是看着,都要看得他们胆战心惊。
“这人烟少的地方,没有流寇匪患吗?”陈牧向车夫搭话。
车夫应当是太原本地人,官话说得很一般——临安的官话与阮地的官话也是有差的,在陈牧听来,车夫的话韵律极怪,不过还是能听懂,他乐呵呵地说:“都被抓绝了,俺们这边也不是时常打仗啰,当兵的要立功,可不是要剿匪?手里有人命的,拿刀反抗的,就地都杀了了事,只那些又瘦又矮,没刀可拿,使根棒子在一旁壮声势的才抓起来,叫他们做几年工,放出来便就都老实了。”
陈牧这才想起来:“我是听说,在阮地当兵倒是一门威风的好差事。”
兵乃贱业,陈牧很知道这个道理,因为养兵是件很困难的事,不是给他一把刀,一口粮就算养了,而是要时时操练,维持一个大军,对国库的消耗是极为可怕的,尤其刀还会锈,当兵的还会死。
这是很亏本的买卖,朝廷养出一个兵,放到战场上或许第二日就死了,前面花费的钱便全都抛费了,多年的粮草付出血本无归。
可——武器的钱,粮草的钱,军需的钱花了,就万事大吉了吗?
不,还有军饷,而且朝廷的兵是不必种地的,这也就意味着在没仗打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白白消耗粮食和钱。
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兵的很难有什么享受,除非当了军官,或在朝廷里有人,否则也只是饿不死罢了,倘若家属随军,恐怕还要指望他的军饷养活全家老小,那这个兵当的,也不比要饭的强多少。
要知道,一亩地粮食的产量并不高,养活一个不必下地,脱离生产的职业军人,是非常耗钱的。
宋国的国库,每年拨给军队的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