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清丰老家(八)(第2页)

 钱二妹没和寡母说自己要跟人合伙开洗衣坊的事,先前回家的时候试探过,但寡母的意思很明确,她们以前只是泥腿子,能在城里找个活就很不错了,要当东家?恐怕祖坟冒青烟都不能够,别做冒险的事,老实挣一笔辛苦钱,鱼塘就挺好,不必出太多成本,就是亏了,自家也负担得起。

 可钱二妹思量再三,还是觉得可以赌一把!

 她原本没什么野心,可账房多说了几回后,她就被劝服了。

 虽说依旧忧心,但仔细想来,账房说的也对,她还年轻,还有机会错上几回,别到老了才后悔有挣大钱的机会,却因为自己胆小而错过了。

 就是不知道……回去了怎么跟老娘交代,她已经许多年没挨过打了,可要是娘气急了要打,自己还是受着吧,最多避一避,还不能避太急,免得老娘闪了腰。

 钱二妹一边忧心,一边听着路边小贩的叫卖声。

 城里人大多是要置办不少年货的,因着各家住得极近,难免有攀比的心思,饴糖这类易得的糖都不太拿得出手,卖硬糖的摊子便多了。

 更别说还有各色糕点,小贩们从糕点铺里便宜拿一些,走街串巷的卖。

 就连红头绳,染成红色的木簪子都有人花钱买。

 “娘!肉脯!”孩子拉着娘的手,指着摊子咽口水。

 肉脯放了糖,嚼着有滋味,还不难咬,因着是猪肉脯,所以价格也不是特别高。

 当娘的问过价钱,狠狠心,提了一袋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摊贩们都自备着袋子了,清丰县就有六处造纸坊,其中三处造的都是油纸,裁切出形状,请人黏合,再卖给商铺摊贩,因为量大,价格就不是很高,客人们也愿意在自己没带竹篮藤框的时候花上两毛钱买一个。

 黏合袋子的活也让不少人家手里更松了些,尤其这还能用闲暇时间来做,就是家里的老头子老妈妈,不能出去干活的,白天做过饭,就能坐在门口,就着日光黏合。

 钱二妹已经不太记得阮姐来清丰县之前,县城里的样子了,毕竟那时候她也出不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