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泼天富贵(十二)(第3页)

 “可正因为这凶性,牧民也是很难通力合作的,他们没什么组织性,打仗还好,这是惯熟的,但挖矿种地发展生产就困难了。”

 “农耕民族看着温和老实,可一旦能把他们组织起来,无论是战争还是生产,都更难对付。”

 马二很熟悉这种论调,如今阮地的高层吏目,都不再认为异族和汉族的分别来自于种族了,多了一种“地理论调”,即民族的性格,来自于地理,所处的环境。

 汉人如果自幼生活在草原上,那他的性格也就与平原上的汉族完全不同了。

 生活在小岛上的汉人,与生活在大陆上的汉人,性格也全然不同。

 这都是地理造就的,环境越是恶劣的地方,越能长出凶悍的人。

 环境越好,越有秩序,人就越温顺。

 同样的,所处的地盘越大,人心就越开阔,地盘越小,人心就越狭隘。

 马二也说:“牧民是很难有长远打算的,农民还能靠修建水利,堆肥,储蓄来面对未知的天气和风险,但牧民没有这个能力,一旦草场出了问题,或是水源变化,他们立刻就要失去立身根本,所以牧民必须立刻行动,每一个能活到成年的牧民都清楚自己必须当机立断。”

 “可这样一来,牧民之间的团结就是一纸笑谈了,人人都有主意,都要为自己的家庭争利。”

 “农民则不同,农民没那么需要当机立断,他们聚居合作,有抵抗风险的能力,他们从中得到了好处,便要维护秩序,这样一来,哪怕是暂时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看在将来自己也可能得利的份上,也可以忍耐。”

 “这和是不是汉人倒没什么关系,各地的农民都有这样的惯性。”

 马二:“这也是阮姐选回鹘的缘故,倘若能靠着这条线拿下西夏和回鹘,那我们也就有了消化和治理辽国的基础,知道怎么拿捏那个度。”

 “是啊。”阮响给陈进夹了一块肉,“我们也要加快脚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