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众官员议论国事 韩都知略谈浅见(第3页)

 “臣等遵旨!”杜延年也立即代表内阁应下了内阁成立以后的第一桩差事。

 同时,年轻的皇帝又颁下一道旨意,宫中成立御前侍卫营,着令全国七品以上官员皆可将自家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子弟送入宫中担任御前侍卫。

 退朝以后回到御书房,祁翀却没有丝毫翻看那些奏章的意思,只是让韩炎将这些人的姓名、职务誊抄下来。

 “回头将这个名单交给杜相,让他找机会把这些人都外放出去,江南正是用人之际,让他们也出去沾沾地气儿吧!”

 “是,陛下。那这些奏章......”

 “全部留中。唉!朕预计到了会有人反对,但这么多人反对,多少还是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官制改革他们能接受,却对封诰之事竟然如此在意!对了,老韩,这事儿你怎么看?”祁翀突然问道。

 韩炎一惊,忙道:“回陛下,朝政大事不是奴婢可以置喙的。”

 “无妨,这里又没外人,我就想听听你的看法——你可别说你不懂啊!我不信你真不懂!”

 “这......那奴婢就斗胆说两句。”

 “说!”祁翀笑着鼓励道。

 “官制改革看似大动作,实际上大家无非换个衙门办差,官照做,钱照领;翰林院那帮老翰林也不过是觉得面上无光闹一闹而已,实则无伤大雅。可封诰、恩荫等事一旦废除,众多官员的利益就真的受损了。首先,一份诰命、封赠就是一份俸禄,这是切切实实的钱帛,他们怎么可能不在乎?二来,谁家里都难免有个不肖子弟,想要给不肖子弟谋个前程、保住家族的荣华富贵,还有什么比荫官更合适的呢?陛下动了他们这块大饼,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要想让这些人妥协,就得让更多人有分饼的机会,所以陛下才提出致仕金一事。钱就那么多,要么给这些大官锦上添花,要么大家利益均沾。若按人数论,当然还是小官多。陛下同时将这两事都交于所有官员公议,那么此事的结果便显而易见了。陛下为了让那些担忧子弟没有前途的官员放心,又给了他们进入宫中担任侍卫的机会,侍卫虽无品级,但到底是在御前当差,好歹是有了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如此一来,许多人的顾虑也就消除了。呃——奴婢胡说八道,说的不对之处,陛下恕罪!”

 “说得好啊,老韩,你这不是挺明白的吗?但愿朕的那些大臣们也都能如你一般头脑清醒!”祁翀笑道,“告诉连述,第二篇文章要提前发了,让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