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陈光汉(第2页)

 这八十七人中,军官占了极少部分,除了他这个中校以外,就剩下两个中尉和三个少尉,其他都是普通士兵了。还好,他的贴身副官加堂弟陈光荣还活着,让他心里安慰不少。

 经过清点,八十七人中,有武器的也只有六十三个,其他二十四人都空着双手,武器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六十三人的武器中,除了一挺捷克式zB-26轻机枪、七支手枪外,其余的全部是中正式步枪,子弹人均十发左右,手榴弹只有十一颗了。

 在刘家山村休息了两天,从村里地主家里弄了一些吃的解决了一下温饱之后,陈团长决定带领部下到晋城去,如果再有机会,就从晋城方向西去运城南面的中条山。根据师长最后的电报要求,各部在突围后向中条山转移,回归建制补充兵员。

 不足百人的队伍,原本是想打算从高平、晋城、阳城一路南下的,可到当他们才离开陈南镇刚刚踏入高平地界,就发现通往南面的道路已经被鬼子封锁了。

 看着自己八十多个毫无斗志的部下,陈团长知道无法强行突破鬼子封锁,只能转道,从其他方向迂回到晋城去。一行人不得不改向东面,渡过陶清河,进入上党县地界。

 这一路东来,发现一些主要的南下道路要么是鬼子,要么是伪军在看守。鬼子兵少不敢打,伪军兵多打不过,他们只能白天休息晚上行动,继续向东行走。

 这样走路虽然远了些,但也有好消息,他们发现,进入上党地面之后,沿途很少碰到鬼子伪军队伍,这让这伙人心里安稳不少,队伍也敢在白天行军了,陈团长也在想着是不是改拐弯朝南行走了。

 这一天,他们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叫桥沟村的地方,也是陈团长决定由东改向南走的拐弯地方。没有敢派人进村区寻找吃的,陈团长让自己的副官堂弟带了三个士兵去到村里找吃的,自己和剩下的人全部在村北土坡下躲藏。

 堂弟最后终于为大家找来了吃的,不过也把鬼子队伍给招来了,原来他们进村的身影被村里的汉奸刘三黑给看到了,这家伙立即跑到南边七八公里的荫城镇给鬼子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