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有空间六零山人
第291章 憋足劲的十五团(第2页)
想起这番话,再想想二、三营营长的眼神,于大水就对全营下了死命令,务必、绝对百分百完成团长交待的任务!不能让二营的李大嘴和三营的白忙乎看一营的笑话!
李大嘴和白忙乎都是于大江给另外两个营营长起的外号,他自己当然也有一个,叫“鱼没水”。十五团三个营平日里可没少比拼,文的、武的、明的、暗的,不但战士们比拼,三位营长也没有闲着。这次遇上真仗,打完后回去三个营长自然也少不了一番比较,看看谁的营杀敌最多。
在团长那里抢来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于营长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不是一个冒失的营长,队员时候就在老队长(孙义成)的教导队里培训过,打起仗来心里面不吃亏的小算盘早就拨的噼里啪啦响了。
周团长让各连携带一挺大口径机枪,到了于营长这里就变成两挺,虽然让战士们的负重增加了,但战场上火力增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再说了这家伙连枪架一起也才一百斤出头,四个战士随随便便就拿走了。
由于阵地距离远,一营是最早出发的队伍,加上还要绕行鬼子扎营的村庄,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硬是花了三个多小时,负责阻击的三连这才悄无声息的抵达了预设地点下郑村附近。至于一连和二连,早在各自的位置上停了下来,收拾装备准备白天的战斗了。
下郑村位于小沙河西边,再往东一公里左右就是泥流河;村子南面不远处就是沙河、落马河等。选择这里作为阻击点,就是想利用这些河流,短时间内加大鬼子支援的行军困难,为主战场歼敌制造更多时间。
战斗是在拂晓时分打响的。
负责引诱日军的县大队士兵对驻扎在河头村、马家台、下王村等几个村庄站岗的鬼子哨兵进行了打击。
在打死打伤了几名日军哨兵以后,民兵们并没有马上撤走,而是又对着听到枪响出来查看情况的鬼子打了一阵排枪,成功的激起鬼子军官的怒火之后这才按照线路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