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

第194章 枯燥且乏味(第2页)

 陈老师检查后发现确实如此,便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接受。 

 别说,刚开始他还感觉很别扭,不过只用了一个星期不到,就习惯了指挥人的日子。 

 “小菊,给我把斧头拿来。”“小丹,那个坑挖大一点。”“小莺,泥土里再多加点水。”“小姜,喝水。” 

 大约就是这些。 

 忙活两个小时之后,女同志们已经准备好午饭。 

 他只需要洗手吃饭就好。 

 吃完午饭睡个午觉,下午一点半便去大队部上班。 

 上班时间还没到,这时候他又可以干自己的事,看看书、写写字、练练枪,一点点的增加经验值,感觉收获颇丰。 

 等到下午4点放好广播,再到前院去给兽医班的同学们上课。 

 这时候主要是为他们解答上午布置的课题,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也会讲解一些实际案例,又或者直接从五队借来一些牲口,在院子里上实践课。 

 主打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 

 等5点钟下班,回到家里,他会先烧一炉土窑,要么是已经干透的陶坯,要么是柴炭。 

 他还照着《土法砖瓦烧结》里的流程,烧了几炉砖。 

 只不过他想烧的是青砖,烧出来的却是青砖、红砖、青红砖、黑砖。 

 黑砖就是烧坏了的砖头,只能垫在土窑底下做地板。 

 但是烧得最多的,还是陶器。 

 因为炭炉已经成了卢家湾生产队的“畅销品”,去年卢家湾大丰收,绝大部分社员家庭都分了一笔分红,还有不少粮食结余,基本上都不差钱。 

 当社员们看到大队部的领导们都用上了可以烤火、烧水、做饭、炒菜的炭炉,大部分有条件的都有些心动。 

 等到他们听说不要钱,任何农产品都可以换,心动就变成了行动。 

 于是陈凡收获了大笔订单,除了炭炉之外,还有茶壶、酒壶、饭碗、汤碗……,以至于原来那个土窑坑,容积都大了一倍还多。 

 结果就是他房间里的东西多到堆不下,白的大米、金灿灿的谷子、一袋袋的红薯、一条条的腊肉腊鱼灌肠,篮子里堆满的鸡蛋、院子里咯咯叫的大公鸡、嘎嘎叫的鸭子,甚至还有几只大白鹅。 

 不过大白鹅总是喜欢欺负两只小狗多多和球球,便被陈凡用土窑做成了烧鹅,那天晚上姜丽丽都少吃了半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