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

第161章 他什么都不懂

 陈凡跟着张文良到了他家。 

 其实也不是他自己家,而是他父亲、5队队长张广文的家,一间“一正四扇”的青砖大瓦房,也是当年分到手的。 

 后来全大队,乃至全公社新建的土墙屋,几乎都是照抄的这种格局,这也是建筑队师傅们最拿手的户型。 

 刚进大门,就看见堂屋里忙碌的身影,陈凡跟张家人打过招呼,便凑到桌子旁看热闹。 

 桌子靠墙是一罐子稀,也就是麦芽浆,旁边的木板上搁着几个筲箕,里面分别是米和熟芝麻。 

 米不是爆米,爆米是用玉米粒做的,米的做法也一样,不过原材料是大米。 

 将大米倒进俗称“食物放大器”的“人间大炮”里面,烧上一段时间,再“嘭”的一声,出来的就是米。 

 张文良直接端起筲箕递到陈凡面前,“尝尝。” 

 陈凡嘿嘿笑了笑,抓了一把在手里,往嘴里塞了一口,一股米香瞬间充斥整个口腔,“唔唔,好吃。” 

 桌子旁,张文良的母亲将米倒进一只搪瓷盆里面,拎起勺子,不停地将稀舀到盆里,与米混在一起。 

 然后拿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子,将混合了稀的米倒进框子里面,再用一根长木条压紧实,将木框拿掉,就是一块约两公分厚的“米”。 

 这么大的米肯定不方便吃,所以还需要用菜刀,将大大的米切成小块,再放到一旁,等稀彻底凝固,将其掰开,便是可以随时取用的小米。 

 一连做了三大块,将所有的米用完,然后再做芝麻、生。 

 生厚一些,却比米要薄很多,只有半公分的厚度,如果再厚的话,就不容易咬断,不过也有一公分厚的,人家就爱放在嘴里慢慢嚼。 

 最薄的是芝麻,厚度只有一两毫米,薄薄的一块,吃在嘴里又香又脆又甜。 

 除了这几种,还有小麻、猪耳朵、京果条…… 

 陈凡这个吃一点,那个吃一点,没多久就感觉吃饱了。 

 这些东西都是高热量食品,很容易有饱腹感,陈凡再看看时间,竟然已经9点半,便不敢再耽搁,要告辞离开。 

 张文良也不做挽留,只是将他送出门之后,将一个油纸包放到他的布袋子里,“这个带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