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322余韵(第2页)

 由于缝纫机还没有开箱,大家嘴上都没说什么,其实心里都在盼着一睹为快,所以这顿饭吃的很快。

 “真漂亮!”凤芝上手摸着缝纫机的工作台,眼里充满欣喜。

 “回聊了您呐,我们先回家吃口饭。”唐植桐没有过多跟老朱闲聊,推着自行车回了家。

 限于造纸的技术,现下只有小物件才会使用纸壳包装,绝大部分沉重的物件都是采用木箱包装。

 而这些包装箱拆下来的木材一般都会成为销售部门的隐藏福利。

 唐植桐又将木箱原样组装,抱到了正房,交给张桂芳,等冬去春来,用来装被子正好。

 等唐植桐回到厢房的时候,小王同学正在两个小姑子的围观下穿针引线,准备试用缝纫机,唐植桐没有去打扰,自己找了一身干净衣服,去洗澡间泡澡。

 时值初秋,

一早一晚有些凉意,无论做些什么,最是舒适不过。

 唐植桐美美的泡了一次华清池的温汤,擦干身体,穿上衣服,给小王同学换上一池新水,回到厢房的时候,两个没眼色的妹妹竟然还在!

 “都几点了?别看了,去睡觉。”唐植桐过去一手一个,将手放在两个妹妹的脑袋上,朝门口稍微一转,示意她俩走人。

 凤珍一点抗争的意思都没有,拉起妹妹的手就要往外走。

 凤芝则有些不情愿,眼睛盯着正在噔噔作响的缝纫机,嘴里嘟囔着:“灰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妹。”

 “嘿,你这倒霉孩子。明天再来看。”唐植桐赏了凤芝一个脑瓜崩,这小孩子吧,只要营养能跟上,思维就会活跃,自己小的时候,也没少魔改古诗、歌词。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什么学校……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还有你,别练了,给伱放了水,去泡个澡。”唐植桐送走两个妹妹,先给小王同学找出衣服,又回到她身边,双手揉搓一下她的耳垂,说道。

 “讨厌。”小王同学拨拉掉丈夫的手,恋恋不舍的停下,起身拿着衣服、毛巾去洗澡了。

 唐植桐则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歌集,随手翻看着。

 诗歌的发展很有意思,从最早的诗经,到后来的楚辞、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

 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经含蓄唯美,唐诗大气磅礴,无不让人津津乐道。

 到了宋词多了一些小家子气,元曲多为情爱一类,再往后佳作就更少了,现代诗歌嘛……

 每个时期的诗词歌赋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每个时期都会夹杂一些“怀才不遇”的牢骚调调。

 唐植桐两度年少,上次年少时不明白,诗写的这么好,为何不重用?

 等年岁渐长才明悟,喜欢发牢骚、恃才傲物的人没人喜欢。

 终唐一代,280多年,诗人众多,但能做到高位的诗人,无不是发牢骚最少,甚至不发牢骚的!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唐植桐没有看那些牢骚诗句,而是逮着唐寅的一首诗词细品:

 衣褪半含羞,似芙蓉,怯素秋。重重湿作胭脂透,桃花在渡头,红叶在御沟……

 啧啧啧,经历真丰富,写的也是真棒!

 沐浴后的小王同学雪肤花貌,蛾眉曼睩,玉软花柔,唐植桐含英咀华,左右逢源,进退有节。

 很应景的诗句,又是美好的一天……

 星期二,中元节,家里祭奠什么的由张桂芳领着两个闺女完成,唐植桐照常上班。

 到单位后,唐植桐先去找方圆,可不能再等方圆找自己了,那太不懂事。

 “圆哥。”唐植桐看方圆办公室门已打开,径直走过去,看他在里面,敲了敲门。

 “桉子,进来吧。昨儿怎么样?”方圆已在办公桌上铺好报纸,正在盯着出神,抬头看是唐植桐,乐呵呵的问道。

 “嘿嘿,我要了一张缝纫机票。”唐植桐给方圆递颗烟,同时交了底。

 “不算多,老苏没再多给点?”方圆接过烟,就一张票,有点不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