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652《一分钱》上线(第2页)

前几年的时候,四九城公交车就有用这玩意的,平路还好点,勉强能用,一般只在路况好、平坦的路线上使用,因为动力不足,一旦有大的上坡,就会出现唐植桐刚才看到的一幕。

后来从国外进口了柴油、汽油,这种驮着书包的公交车一度销声匿迹,没想到今年这么早就出来了。

虽然大庆油田去年已经进入开采阶段,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国内还不能对原油进行有效深度加工,也无法从中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燃油公交车会越来越少,逐渐被这驮书包的公交车所替代。

唐植桐看着公交车上面干瘪的黑书包,想起了椿树胡同的液化气罐。

公交车之所以会在上坡的时候趴窝,是因为动力不足,动力不足不是因为发动机不给力,而是由于黑书包里面的可燃气体进气量不足。

这玩意基本靠重力供给燃料,黑书包鼓鼓囊囊的时候动力最足,一旦干瘪就如同小脚老太太般,慢慢随性往前挪。

如果能给液化气罐接上一个可以控制出气的阀门,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说干就干,唐植桐课间就没歇着,琢磨着搞阀门。

与此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好的《一分钱》终于上线了。

在食堂吃午饭的鹿岚恰好听了个正着。

此时的歌曲播放,由于不跟电视似的能显示字幕,所以在音乐响起前会人工播报词曲作者及演唱者。

鹿岚刚一听到时,还愣了一下,心想这是自己知道的那个唐植桐和王静文吗

听完后,一同吃饭的其他领导就笑了:“这首歌好,这是在为我们做正面宣传啊!这是我们系统的同志写的吗”

分管宣传的领导愣了:自己压根不知道怎么回事,无论怎么答,都不合适。

“如果没有重名的话。是自己的同志写的,但不是咱们系统的。”鹿岚听完,觉得这么凑巧的事情是微乎其微的,鉴于叶志娟说的她女婿那么有才,鹿岚猜测就是那俩小辈的杰作。

“哦你认识”

“这词曲作者很有可能是妇联老叶的闺女和女婿,名字都对得上,我一会打电话问问。”鹿岚笑道。“嗯,有这首歌,咱们以后进校园做普法宣传又多了一份材料。”领导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一次拉近警民关系的机会。

由于近期摸排人口、劝返、灾民、治安等等问题,有人觉得执法严苛、没有人情味,有人觉得管的太松、治安太差,总之,写信反映问题的增多了,面对群众的意见,他们压力很大。

如果能教会学校孩子们唱这首歌,绝对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其家长对公安的看法。

回到办公室,鹿岚在快上班的点拨通了叶志娟的电话:“老叶,我,鹿岚。”

“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领导有什么指示”叶志娟笑着问道。

“什么指示不指示的,今天中午你听广播了吗”

“没有,这是有大事”一听跟广播扯上关系,叶志娟就想歪了。

“广播里放了一首歌,词曲是唐植桐和王静文。我想问问你,是你家那俩孩子吗”

“哦,是《一分钱》吗如果是这首歌,那就是他俩写的。”叶志娟笑了,很开心。

“哎呀,那可找到正主了!这是为我们公安口树形象、做宣传,我们领导今天还问是不是自己系统同志写的,我说我认识,还好没说错。”鹿岚与有荣焉,在电话另一边笑的爽朗。

“呵呵,孩子们为他们鹿姨长脸不是应该的吗有什么需要他俩配合的吗”叶志娟笑的也开心,但并不认为鹿岚只是打听这么点事。

“我跟领导说一声,回头少不得给他俩一个宣传员的聘书,到时候让孩子们配合我们做做宣传。”鹿岚说道。

“行,没问题,我回头跟他俩说一声。”叶志娟没犹豫,替女儿、女婿表了态。

眼下这种事可太多了,战斗英雄、种植能手、劳模、三八红旗手等等,凡是先进或者在某一方面有名的,基本都逃不出作报告的命运,进学校做、进单位做、进部队做、进公社做,有人一个月能做三四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