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破格提前增补院士的提议(第3页)

 姜为先略一沉吟,点头道:“既然说了这次让你来拍板,我没什么意见。老郭你呢?”

 郭维阳也表态支持:“我是比较支持的。说实话我也挺好奇的,三年前才出现过一次极端严寒的冬天,今年又来一次,未免太频繁了些,如果能找到成因并化解掉,不也挺好的?”

 两位大老同意了,这事就定下来了。

 四人又一起翻看明年的年度计划,将部分不重要或者意义不大的自主科研项目删掉,尽可能地腾出人力与经费给“全国异常气候数据分析研究课题”。

 不过这样的大型项目花销同样是巨大的,初步估算了一下,每年实验室的一个亿经费,就起码要烧掉一半在里面——这还是秦克打算动用青柠数据中心里的“微光”来进行数据处理,不租用超算、省下了一大笔费用的结果了。

 修改好年度计划,后续的立项、申报等流程自然不用秦克、宁青筠亲自去准备了,实验室助理、秦克的师兄丁跃峰自然会安排妥当。

 “全国异常气候数据分析研究课题”未正式开始,秦克与宁青筠上午便将精力继续放回到对n-s方程通解的研究上来。

 专心于研究,时间过得特别快。

 下午时风雪渐歇,秦克两人的课程倒是没耽误,到了傍晚,两人叫来了助理方咏棠,坐她的车去杨伯伯家里赴宴。

 这次杨承科原本也是准备进行家宴,但因为天气问题,他的女儿杨纤和外孙都没能过来吃晚饭,晚饭便只有杨伯伯夫妇、秘书鲁信平和秦克、宁青筠了。

 饭桌上聊起两人的婚宴,杨伯伯的夫人极为热心地出谋划策,还表示可以负责京城这边的宴席安排。

 秦克在京城确实也没什么亲人,宁青筠倒是有个堂伯父在,但是平时往来不多,所以秦克便笑着将此事拜托给杨夫人。

 饭后杨伯伯带着秦克与宁青筠惯例地来到书房聊天,这回秘书鲁信平也过来陪坐。

 “就是这样,所以我和青筠的这个‘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与其说是应用,不如说是更侧重于理论层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秦克详细地解释完“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的情况,杨承科也基本上听明白了:“有了理论为依据,应用应该也不远了吧?你们打算继续进行应用方面的研究吧?”

 秦克点头:“是的,不过要等春节后再继续了。到时会安排量子计算实验室加强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尽可能地研究出成本更低、更容易合成的‘马约拉纳费米子载体-青柠超导二号材料’。这个难度不小,之前我们与科佩特教授合作,又有大批得国的高级研究人员作为助手,也花了近两年才完成了‘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想研究出‘青柠超导二号材料’,凭我们手里目前的条件,起码也要一年半到两年,说不定还要想法子进口一些高端实验设备。”

 “这已经很快了。”杨伯伯叹道:“我们国家虽然对外声称在量子计算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实就是披了张唬人的皮,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与国外合作研究出来的。哪怕花了二三十年在这个方向上,但我们在这方面的基础还是薄弱,无论是工业能力还是研究能力、技术人才、高端实验设备都欠缺得很。”

 他无奈道:“上次我召集全国量子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教授开过会了,他们都表示哪怕有了你们的‘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和‘青柠超导一号材料’,也只是解决了拓扑量子计算的问题,量子芯片本身的材料、以及设计等问题依然是道大槛。我们国家想在量子计算机上实现弯道超车,任重而道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