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边军沐风叶

第1033章 阻旨意

朱由校这一连串的命令下达,让其余人都是刮目相看,以往的朱由校,可没有这般面面俱到。

 命令很简单,可是其中的事儿可就多了。

 不论是暂停彻查田亩还是暂停改制卫所,都是为了稳定。

 与朱威这种泥腿子出身不同,皇家想要天下稳定,主要依靠的就是乡绅士大夫,一个乡绅可以控制一村一镇,一个士大夫可以控制一城。

 这里说的控制,不是说他们有硬实力,而是软实力,这些人都是当地高门大户,威望甚高,朝廷有些命令有时候还要靠这些人来传达或者执行。

 你让他们做大事,一般来说是做不了的,可是让他们稳住人心,这群人倒是绰绰有余。

 而朱威要做的事儿,是将所谓的士大夫拉下马来,谁都看的明白,所以说现在天下乡绅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在这时候朱由校停止一切有损他们利益的规划,自然会让这群人心中感激,那么站在谁那边,自然也就很清楚了。

 至于卫所改制,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么多的中低级军官,还有那么多的世袭官员,都靠着贪墨军饷过日子呢,这些人不事生产,让他们做老百姓,无异于是要了他们的命。

 现在一切停止,世袭的官员还是世袭的,贪墨军饷的生意还能继续做,失而复得的东西,才是最让人宝贵的。

 还有那补发军饷,朱由校也知道,这些银子哪怕都能收上来,哪怕都能一分不剩的发下去,相比较欠下的军饷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可是有了总比没有好,只要发下去,哪怕一人只发一钱银子,也能够稳定军心了。

 而砍杀女真贵族,传首皇太极,则是宣扬功绩了,让天下人知道他这位皇帝陛下的厉害。

 可怜的皇太极,心中还有些别的算计,还想利用朱威与朱由校的矛盾做些事情,最好的结果甚至可以不死,可是谁能想到,一国之主在这时候,竟然成了两方争斗被牺牲的筹码。

 朱由校让朱承与徐厉良去分散山海关的兵马,则是一石二鸟,内部这两个反复无常的国公,在京城还怕他们再闹出什么乱子,放出去也好,让他们与山海关的人互相防备,这般山海关的兵马也能有效控制。

 加上各路兵马布置,如此连招下来,朱威就算是要反,也能够应对了。

 毕竟,朱威再厉害,也不过只是区区几万人马而已。

 汉地十三省,才是大明的基本盘,这些省份还在掌握之中,那天下就还是姓朱。

 说到底,朱由校还是要谢谢朱威的,因为朱威强势要求红薯普及种植,路边荒地都能长得出来,天下再无吃不饱饭的问题。

 老百姓最是好养活了,只要给口吃的,日子能过的下去,那就不会跟着反。

 至于那些流民没有田地如何生活,那就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情了。

 ……

 在京城就是这样,小道消息传的比圣旨快多了,各方势力的探子在没有下朝的时候,基本上都收到消息了,其中自然包括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