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给法国人上一课(第2页)

 

刘永全没有马上回答。

 

而是一边往前走,一边低头思考着。

 

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才开口道:

 

“从性能指标上看,法国人给出的标定相当保守,明明涡轮前温度和压气机的级压比都不差,但最大推力只给到7.5吨,升级潜力肯定是有的。”

 

常浩南点了点头:

 

“那现在,找到斯奈克玛在m88-2上面选择降推的原因了么?”

 

m88的第一个型号,m88-1,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性能符合技术水平的三代半中推发动机。

 

但后来的m88-2,在纸面性能上出现了不小的下滑。

 

相当于用三代半,甚至部分四代发动机的技术,造了个对标f404的第三代中推出来。

 

说话间,二人兜兜转转,来到了黎明厂的大修车间。

 

法国人年初运过来的那台m88原型机,就被保存在这里。

 

“常总,进去看看?”

 

“好。”

 

……

 

一台中等大小的涡扇发动机,正静静地被放置在一个特制的发动机托架上面。

 

它的冷端和热端已经被分开,显然是经历过不止一轮的拆解研究了——

 

这也是为什么法国人最早对于联合研发这件事情存在一定顾虑。

 

毕竟,让人把自家发动机拆成这样,基本相当于让法兰西大小姐主动把裙底掀开,露出底裤。

 

常浩南走上前去,弯下腰仔细看了看。

 

设计,自然是看不出什么的。

 

那得看图纸才行。

 

不过必须得说,作为老牌工业强国,法国人在生产制造领域的本事还是到位的。

 

哪怕黎明厂已经换上了一批新设备,但如果只看做工精细度的话,涡扇10跟眼前的m88-2还是有一些差距。

 

不过,这似乎就更显出法国人的设计之离谱了……

 

直到这时候,站在常浩南身后的刘永全才回答了前者刚刚的问题:

 

“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检查过m88发动机的设计资料,还有这台样机,初步结论是法国人在风扇和高压压气机的匹配方面出了一些问题,导致整台发动机的有效压比并没有级压比单拿出来那么高。”

 

“另外就是您当年在决定涡扇10总体方案那时候说过的问题,通道内部的角区有来自在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的压差驱动下的端壁低能流体,这些低能流体聚在逆压梯度下很容易发生流动分离,与主流掺混之后就会引起压气机通道的堵塞。”

 

“这种情况下,无论通过压气机的空气流量是太小、太大、还是变化太快,都有可能诱发角区失速,继而发生喘振。”

 

“当然,更加定量的数据,还要等到我们把这台发动机送到624所去做一下台架测试才能知道……”

 

常浩南已经听明白了。

 

这和当年初版涡喷14的问题虽然表象不同,但本质很接近。

 

都是大量参考了别人的压气机设计,但又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不知道怎么因地制宜地修改。

 

最后只能通过减推来保证基本性能:

 

“所以他们就直接限制了发动机的最大转速?”

 

“对。”

 

刘永全点点头:

 

“他们把最大转速直接砍掉了将近20%,避开了发生角区失速的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