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往事半山烟雨

第71章 辽墓里的战国壁画

 随着越来越多的契丹文字出现,我心里也越发的有底,感觉我们找对了,苦苦寻找的那座辽墓,终于近在咫尺了! 

 我搀扶着二牛,踉跄着继续往前走,想看看洞壁上有没有更多的线索,指引我们找到那座辽墓。 

 果不其然! 

 我们走了没多远,洞壁上又有了新的发现! 

 这次洞壁上出现的,是几幅浅雕的图案。 

 这些图案线条粗犷,看起来像是某些动物和人,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我打着手电,仔细辨认了一下,感觉图案上雕刻的应该是一头牛和一匹马,马背上驮着一个男的,牛拉着车,车上好像坐了个女人。 

 看着图案上出现的场景,再结合那些看不懂的契丹文字,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段,有关契丹人的传说故事。 

 我之前开古玩店,闲来无事翻看过《辽史》,书上有一段文字特别有趣,说的是契丹族的起源传说。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志七,记载了这段传说:“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这段话啥意思呢?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相传有神灵之人骑着白马,从马盂山沿浮土河向东而来,有天女驾着青牛拉的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河顺流而下,两人在木叶山相遇,结为夫妻,生下八个儿子,后来他们的族属逐渐兴盛,分为八个部落。每当行军作战以及春秋祭祀时,必定用白马、青牛,来表示自己不忘本。” 

 从这一传说来看,青牛和白马象征着契丹族的起源,是契丹人对自身族源的一种神圣化解释,代表着契丹族的先祖。其次,在契丹文化中,青牛和白马还与天地崇拜有关。 

 据史料记载,辽代皇帝常以青牛、白马祭天地,这可能是受《周易》中“乾为马,坤为牛”,“乾为天、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等观念的影响,将白马与天神对应,青牛与地祇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