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 熵农纪元》(第2页)
李昭阳的断指在此时产生异变。那截曾被克隆体用作耕犁的手指突然长出嫩芽,皮层下的肌肉组织转化为植物纤维,骨骼变成中空的茎秆,伤口处绽放出四片淡金色的叶子,每片叶子上都脉络清晰,竟是用钟鼎文写成的农书章节。当嫩芽长成小臂高的植株时,顶端结出的不是麦穗,而是本古朴的典籍,封面用殷商青铜铭文与现代量子代码同时镌刻着\"熵农法典\"四字,翻开第一页,赫然是用碳十四测定过的河姆渡稻种基因图谱,旁边批注着用区块链技术加密的现代农业算法。
实验室的警报声突然转为和弦。全息屏上的熵钟碎片开始重组,这次形成的不是方程式,而是幅横跨万年的耕作长卷: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火耕地上撒播粟种,汉代的耧车在井田中留下辙印,唐代的曲辕犁翻起肥沃的春泥,现代的无人收割机在金色麦浪中穿梭,每个场景的角落里,都有只青铜蚂蚁在默默搬运代表\"熵\"的黑色颗粒。柳寒霜将量子瞳孔重新植入眼窝,视野中浮现出叠加的双重影像:现实中的实验室正在被植物藤蔓覆盖,而量子层面的熵农纪元早已生根发芽,每粒种子都是对抗熵增的文明锚点。
\"知道为什么选择麦子吗?\"李昭阳轻抚法典封面,断指转化的植株突然开花,花瓣上的量子代码显形为历代农书的精髓,\"从河姆渡的稻到武周的麦,从牛顿的苹果到薛定谔的猫,所有文明的进步都始于对熵增的反抗。我们种下的不是作物,是时间的秩序。\"他的话音未落,窗外的蝗虫灰烬突然化作肥料,渗入实验室外的试验田,破土而出的幼苗同时长出稻穗与麦穗,叶片上的纹路正是熵钟上的刻度。
崔文鸢的纳米虫群最终聚成蝴蝶形态,停在熵农法典的扉页。这只由十亿个纳米机器人组成的生物,翅膀上的鳞片刻着从《汜胜之书》到《齐民要术》的关键段落,振翅间扬起的不是粉尘,而是能激活古代基因的酶制剂。柳寒霜捡起地上的神农尺,发现木质手柄已完全转化为某种生物合金,刻度线里流动的不再是古基因溶液,而是液态的熵值数据,每毫升都对应着一千年的农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