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甲骨芯片
dnA双螺旋在纳米显微镜下突然发出金属嗡鸣时,李昭阳正在实验室调试青铜碑的篆刻程序。螺旋链表面的碱基对迅速结晶,化作甲骨文的横折竖弯钩,每个字符都带着商周青铜器特有的绿锈斑驳,却在棱角处闪烁着纳米电路的冷光。他握着断指——那是三天前在兵马俑坑被青铜剑削掉的无名指——创口突然迸射出血珠,却在接触碑文的瞬间分裂成千万粒麦种,每粒麦芒上都刻着二进制编码。
“看凹槽!”崔文鸢的声音从培养舱传来,她半截裸露的机械臂正插入《山河社稷图》的扫描系统,“商王武丁时期的甲骨纹路,和我们破解的纳米机器人驱动代码完全吻合!”话音未落,李昭阳的麦种已嵌入碑文凹槽,整块三米高的青铜碑突然发出玻璃碎裂般的脆响,化作银灰色的量子尘雾。尘雾翻涌间,秦始皇陵地宫的景象在实验室显形:青铜铸就的九州江河里,流动的不是水银而是荧光麦浆,三千具兵马俑的眼窝中嵌着未激活的芯片,每个芯片表面都刻着和碑文相同的甲骨文。
柳寒霜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她盯着自己扯下的颈间皮肤——那层伪装的人类表皮下,色盲症患者特有的视觉神经网正像电路板般发光,红绿色盲的视锥细胞在虚空投射出跳动的全息密码。李昭阳的纳米眼镜突然发出警报,密码解析后的画面让他手中的纳米犁头“当啷”落地:那是墨家初代巨子的面容,眉眼中竟带着青铜襁褓里那个婴儿的影子——三天前他们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用基因技术复活的商代胎儿。
“崔博士!图中的漕运船!”柳寒霜突然指向《山河社稷图》的汴河河段。原本绘制着商船往来的水面,此刻泛着机械润滑液的冷光,每艘漕船的货舱里都整齐码放着克隆人胚胎,胚胎脐带上连接的不是胎盘,而是刻着“天工策”字样的金属导管。最震撼的是洛阳城楼的飞檐下,三百具胚胎培养舱正随着画中夜风摆动,舱内羊水表面漂浮着微型甲骨文,每个字符都在吸收空气中的纳米粒子。
崔文鸢的机械臂突然不受控制地抽搐。她胸前的实验服裂开,露出底下被基因改造的躯体——肋骨间缠着的不是器官,而是仿制的编钟齿轮,每个齿轮都刻着武则天时期的农具铭文。“是青铜耒耜!”她的声音带着电子音的失真,指向实验室角落的青铜农具,“我们注入的基因编辑液正在软化它!”只见耒耜的青铜手柄化作粘稠的液体,顺着地面缝隙渗入实验室下方的殷墟土层,所过之处,土壤中的商代麦种突然发出荧光,芽尖上竟长出纳米级的甲骨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