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织魄噬锦(第3页)

晨光再次洒在锦官城时,青铜梭子已化作普通织具,随流水漂向远方。李昭阳捡起半页《天工策》补遗,发现上面的绣纹标记竟与上官婉儿的挑花针完全吻合。程务挺的海藤卷着《蜀锦谱》残页,金纹纹路已褪,露出原本的“晕裥”记载。柳寒霜望着逐渐平静的工坊,九转锁上的银蛛不再游动,却在锁身留下一道新的纹路——正是噬丝枢的真实方位。

织魄秘境的坊门在晨露中缓缓闭合,十二道机杼声再次响起,却不再是织魄术的引子,而是锦官城新的织造信号。上官婉儿的光尘落在李昭阳肩头,映出他手中的万象犁刃口,不知何时多了一道蚕纹暗纹。远处的锦官城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城楼上的蜀锦幡突然扬起,幡面扫过坊巷,照亮了街角沉浮的《天工开物》残卷——这次,图上的缫丝工序不再游走,而是清晰地指向传承的航路。

这场织魄惊变,终究在古籍的真意中落幕。当第一台织机重新起梭,李昭阳望着机杼上新刻的蚕纹,忽然明白:所谓锦官的织魄术,不过是妄图篡改匠魂的徒劳,而真正的织造奥秘,早已刻在每一页被蚕丝浸润的古籍里,刻在每个织工骨血里的挑花记忆中。晨风带来蜀绣的芬芳,却也带来了《天工策》补遗的最后箴言:“织魄噬锦,终须破茧,经纬于心,何惧天虫。”

锦官城的机杼依旧起落,只是这一次,当晨光再次漫过坊巷,带出的不再是腐朽的咒文,而是千丝万缕的蓬勃生机。青铜梭子在织机上闪烁,如同散落的星芒,默默守护着这片工坊的秘密,而李昭阳等人的身影,正随着新的织纹,渐渐融入蜀锦般绚烂的晨光中,续写着属于织造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