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发怒(第2页)

 抬手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对着跪在门口的几个丫鬟小厮缓缓说道。

 “你们几个,这会先别进去了,就在门口好好守着,时刻听候少爷的吩咐,不得有丝毫懈怠。”

 众人连忙低头应道:“奴婢(奴才)遵命。”

 柳如眉神色倦怠,朝着身旁的二丫微微偏过头,轻声说道:“二丫,扶我回房吧。”

 “是,夫人。”二丫见状,赶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身形瘦削的柳如眉。

 皇宫之内御书房,轩辕震霆正专注地批阅着奏折。

 这时,太监安顺轻手轻脚,迈着小碎步匆匆走了进来。

 在距离御案几步之遥处停下,恭恭敬敬地俯身跪地,行了个大礼。

 尖着嗓子说道:“陛下,奴才刚得了消息,清平县主在城门口设了两个粥棚。

 用陛下之前赏赐给她的金银布匹,以陛下的名义施粥赠布。

 眼下正值寒冬,那些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穷苦百姓,可算是有了活路,不至于捱不过这个冬天。

 这会,好些百姓都在皇宫外的官道上,跪地叩谢陛下的圣恩呐!”

 轩辕震霆原本批注奏折的动作猛地一顿,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以朕的旨意施粥?唐婉清?唐逸尘家的这个丫头,倒是有点意思啊!”

 轩辕震霆低笑一声,略作思忖,旋即开口吩咐道。

 “你去唐府传朕的旨意。

 封唐婉清为清平郡主,以彰其德善之举。

 赏赐黄金五千两,珍珠十斛,布匹三千,另赐良田千顷,然后再赏一座郡主府吧!”

 安顺公公一听,忙不迭撩起衣角,“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恭敬道。

 “奴才遵旨!陛下圣明。”

 安顺踏出御书房,唐婉清被晋封为郡主的消息,便瞬间在宫中四处飘散开来。

 各宫的妃嫔们听闻,心思便开始活络起来,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永乐宫中,皇后慵懒地靠在贵妃榻上,听小太监禀报完这一消息后,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随后,她抬眸看向静静伫立在身后的女官,轻声唤道:“静姝。”

 “奴婢在。”静姝上前一步,垂首应道。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渊儿一直想拉拢唐逸尘,本宫倒也没什么意见。

 他还想着娶唐婉清做正妃,本宫起初一直不太看好。

 原以为唐家这大姑娘才疏学浅,又胆小懦弱,实在是配不上那中宫之位。

 自从赏花宴后,本宫看这丫头倒也是个有几分头脑的。”

 静姝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笑意,一边为皇后换上一杯热茶,一边说道。

 “娘娘所言极是,依奴婢看,咱们不妨顺着大皇子的心思,就当是证明大皇子眼光独到。

 如此一来,大皇子心里欢喜,娘娘您看着也舒心,岂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皇后微微摇头,轻声叹道:“哎,到底不是从本宫肚子里生出来的,隔着一层肚皮,总归是不一样。

 渊儿八岁就没了母妃,皇上做主把他记在本宫名下。

 毕竟不是自幼就留在身边教养,虽说平日里对本宫恭敬有加,可到底缺了那份亲近之感。

 不管碰上什么事,他向来都是话说一半,另一半藏在心底,从来都是防着本宫。”

 “娘娘,您可真是冤枉大皇子了!

 您瞧瞧二皇子和三皇子,他们十天半个月都难得来后宫给他们母妃请安。

 再看看咱们大皇子,不管刮风下雨,哪一天不是按时来给您晨昏定省?

 前几日,您不过是轻轻咳嗽了一声。

 大皇子当时就急得眼眶泛红,赶忙吩咐人去请太医。

 那模样,谁看了能不感动?这还不算亲近,那怎样才算呢?”

 静姝一边说着,一边捂嘴偷笑道,眼中满是促狭。

 皇后听闻,不禁低头轻笑一声,说道。

 “哎,就数你最机灵。也许真是本宫思虑过多了。

 这眼瞅着除夕宫宴就要到了,本宫到时再仔细瞧瞧那个唐婉清。

 若她当真是个秀外慧中的,便让皇上赐婚,把她许给渊儿做正妃。”

 静姝脸上挂着恭顺的笑容,手上轻轻为皇后揉捏着肩膀,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