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暗流涌动:封印危机与残余阴谋(第3页)

 玄清深知不能让黑袍人完成仪式,他决定冒险一试。玄清施展出“清风幻影步”,身形如电,瞬间穿梭过黑袍人的防线,向着黑色祭坛冲去。黑袍人见状,纷纷阻拦,但玄清剑法凌厉,很快便突破了他们的阻拦。

 当玄清来到祭坛前时,发现祭坛上的符文闪烁得更加剧烈,邪恶气息几乎凝为实质。玄清知道,必须尽快摧毁祭坛,才能阻止仪式。他挥动桃木剑,施展出“天地清宁”,一道耀眼的金色剑气带着强大的净化之力,斩向祭坛。

 剑气击中祭坛,祭坛剧烈摇晃,符文光芒闪烁不定。就在这时,为首的黑袍人看到玄清要摧毁祭坛,他不顾一切地冲向玄清,施展出“暗影裂空咒”。一道黑色的裂缝出现在玄清面前,试图将他吞噬。玄清感受到背后的攻击,迅速转身,施展出“太极护盾术”,以太极之力抵挡“暗影裂空咒”的攻击。

 在玄清与黑袍人首领战斗的同时,清风观弟子们与其他黑袍人以及怪异身影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弟子们虽然英勇奋战,但黑袍人人数众多,且怪异身影不断干扰,清风观弟子们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而此时,玄清与黑袍人首领的战斗也陷入了僵持。黑袍人首领为了保护祭坛,拼尽全力,每一招都带着强大的邪恶力量。玄清既要抵挡黑袍人首领的攻击,又要寻找机会摧毁祭坛,压力巨大。就在局势陷入危急之时,突然从地下室入口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这钟声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股强大的佛法之力。原来是天音寺的高僧们及时赶到了。

 高僧们一进入地下室,便立刻施展出佛法。“佛光普照”“慈悲普渡咒”等佛法纷纷施展出来,金色的佛光瞬间照亮了整个地下室。在佛光的照耀下,怪异身影发出凄厉的惨叫,纷纷消散。黑袍人也受到佛法的影响,行动变得迟缓,邪术的威力大打折扣。

 玄清看到时机成熟,再次挥动桃木剑,施展出“天地清宁”的最强一击。剑气斩在祭坛上,“轰”的一声巨响,祭坛终于被成功摧毁。

 随着祭坛的崩塌,黑袍人发出绝望的怒吼。他们知道,此次的计划彻底失败了。玄清看着黑袍人,冷冷地说道:“‘巫影教’已覆灭,你们这些残余势力还妄图作恶,今天就是你们的末日。”说罢,玄清与清风观弟子们以及天音寺高僧们一起,对黑袍人展开了最后的攻击。黑袍人在正道的强大攻势下,纷纷倒下,最终全部被消灭。

 然而,玄清知道,这只是“巫影教”残余势力的一次行动,或许还有更多的危险潜藏在暗处。他决定继续深入调查,彻底铲除“巫影教”的残余势力,以绝后患。此次地下室的激战虽然胜利,但江湖的危机似乎并未完全解除,一场更为复杂的正邪较量或许还在等待着玄清和正道联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地下室的战斗结束后,玄清等人并没有放松警惕。玄清深知,此次发现的“巫影教”残余势力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他带领清风观弟子和天音寺高僧,仔细搜查地下室,试图找到更多关于“巫影教”残余势力的线索。

 在地下室的一个角落里,玄清发现了一本破旧的笔记。笔记的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依稀可以辨认出上面记载着一些“巫影教”的秘密计划。玄清小心翼翼地拿起笔记,仔细翻阅。

 笔记中提到,“巫影教”在覆灭之前,曾在各地秘密设立了多个据点,这些据点由不同的护法统领,负责执行各种邪恶任务。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能够解开封印、释放远古邪恶力量的方法,以图东山再起,再次统治江湖。

 玄清的眉头越皱越紧,他低声对身边的弟子们说道:“看来‘巫影教’残余势力的威胁依然存在,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些据点,将他们一网打尽。”天音寺的一位高僧,面容慈祥,但眼中透着坚定,他说道:“玄清小友,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们可以将消息传达给正道联盟各门派,让大家一起行动,共同铲除这些隐患。”

 玄清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我立刻安排弟子返回清风观,将这个消息告知慧明道长,并请求道长联络各门派,共同商讨应对之策。”他顿了顿,又道,“同时,我们继续在地下室周围搜索,希望能找到关于‘巫影教’据点位置的具体线索。”

 经过一番仔细搜索,他们在地下室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些隐晦的标记。这些标记看起来像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玄清等人一时无法解读。玄清决定将这些标记拓印下来,带回清风观,与藏经阁中的古籍进行比对,看能否找到解读的方法。

 在返回清风观的途中,玄清一直在思考“巫影教”残余势力的动机和下一步行动。他深知,“巫影教”不会轻易放弃解开封印的计划,他们很可能正在加快寻找解印方法的步伐。而且,从此次地下室的事件来看,“巫影教”残余势力似乎在研究一些新的邪术,这无疑增加了正道联盟应对的难度。

 回到清风观后,玄清将笔记和标记交给慧明道长。慧明道长接过笔记和标记,仔细研究起来。他的眉头越锁越紧,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玄清,此事非同小可。‘巫影教’残余势力若真的在四处寻找解开封印的方法,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他们。”

 玄清点了点头,说道:“师傅,我已经安排弟子联络各门派了。我会先去藏经阁查阅古籍,看看能否解读这些标记。”说罢,他转身向藏经阁走去,心中充满了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