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聊斋之水生(第3页)

 水生想起素秋的警告,环顾四周,发现岸边礁石上有道若隐若现的金光。他不顾危险跳入水中,刺骨寒意瞬间袭来,无数怨灵在身边穿梭撕咬。靠着桃木剑的威慑,水生艰难游到礁石旁,在石缝中摸到一枚古朴的青铜印,印面“定江”二字闪烁着微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定江印接触水面的刹那,巨蟒发出痛苦嘶吼,开始疯狂扭动身躯。水生与文轩合力念动《渡人经》中的咒语,金光与黑雾激烈碰撞。就在此时,素秋的魂魄裹挟着万千怨灵从江底升起,她手中凝聚出一道洁白光柱,与定江印的光芒融合。

 “受困千年,今日便是解脱之时!”素秋的声音响彻云霄。巨蟒在强光中渐渐缩小,化作一缕黑气被定江印吸收。江面恢复平静,那些被困的怨灵在素秋的带领下,朝着天际的白光飘去。

 事后,王员外感恩不已,要赠予水生百两黄金。水生婉拒,只留下定江印,将其供奉在渡口新修的祠堂中。他继续操持渡船生意,每到月圆之夜,便会为过往孤魂诵经超度。而青丘镇的百姓都传说,若在清晨或傍晚,远远望去,能看见一白衣女子与撑船少年并肩立于船头,那身影渐渐化作薄雾,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岁月如梭,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当年的学堂已扩建成宽敞的书院,青砖灰瓦间书声琅琅。水生鬓角生出几缕白发,却愈发精神矍铄,每日除了授课,便带着弟子们在江边观测水文、研习《渡人经》。

 这日清晨,江面飘来一艘奇特的小船。船身由整块沉香木雕成,船帆上绣着奇异的云纹,无风自动。船上站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持青铜罗盘,目光如炬地打量着青丘镇。水生察觉异样,快步迎上前去。

 “阁下可是大禹后人?”老者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等水生回答,便从怀中掏出半块刻着龙纹的玉珏,“百年前,先祖留下预言,若镇河兽封印动摇,需以两块玉珏相合,方能永绝后患。”

 水生心中一震,想起素秋临终前的记忆传承里,确实提到过玉珏之事。他取出藏在祠堂暗格里的另半块玉珏,两块玉珏相触的瞬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化作一道光柱直冲云霄。江底传来阵阵轰鸣,仿佛沉睡千年的巨兽翻了个身。

 然而,异变突生。天空骤然乌云密布,一道黑色闪电劈中江面,先前逃走的黑袍巫蛊师们竟卷土重来。为首的老者如今面容扭曲,浑身缠绕着黑色咒文,身后还跟着数百个被邪术操控的水鬼。

 “你们以为加固封印就能高枕无忧?”黑袍老者狂笑,“邪神即将苏醒,这天下都将成为炼狱!”水鬼们张牙舞爪地扑来,书院的弟子们纷纷拿起桃木剑、符咒,在水生的指挥下结成防御阵。

 千钧一发之际,江面突然涌起巨浪,化作一道透明的水墙将众人护住。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浪中浮现——正是当年的孩童,如今已化作一位英气逼人的青年,周身散发着神圣的气息。

 “我乃大禹守灵人,岂容尔等放肆!”青年手中出现一把金色玉斧,与定江印遥相呼应。玉斧劈出,金色光芒与黑色邪雾激烈碰撞,岸边的祠堂轰然倒塌,露出地下深埋的巨大祭坛。祭坛上的纹路与两块玉珏完美契合,形成一个巨大的结界。

 水生、文轩、守灵青年与老者四人,分别站在祭坛四角,念动古老的咒语。定江印与玉珏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祭坛,黑袍巫蛊师们发出凄厉的惨叫,被结界逐渐吞噬。素秋的魂魄也在此刻出现,她与其他守护灵们共同编织出一道光网,将剩余的邪祟尽数净化。

 战斗结束后,青年将玉斧插入江底,江水顿时清澈见底,岸边草木焕发出勃勃生机。他走到水生面前,郑重地说:“从今往后,这方水域就托付给你了。若再有危难,我定会现身。”

 送走守灵青年后,水生在祠堂的废墟上重新建起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守护江河的誓言。青丘镇的百姓们自发前来祭拜,香火终年不断。

 多年后,垂垂老矣的水生坐在船头,望着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江面。恍惚间,他仿佛又看到素秋、文轩,还有那个孩童的身影,他们在江面上笑着,向他招手。

 一阵微风拂过,水生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他的魂魄化作一只飞鸟,掠过江面,与守护这片水域的英灵们融为一体。而他的故事,也如同江水一般,永远在青丘镇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正义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