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教导李承乾(第2页)
赢挚早已在此等候,他手中拿着一个标准斗,见李承乾到来,便将标准斗倒扣在他掌心,问道:“殿下可知这量器容粟几何?”
李承乾自幼接受皇家教育,熟读经史子集,对《九章》术数更是颇为精通。他不假思索地报出了答案,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
然而,赢挚却并未露出满意的神色。只见他突然拔剑,寒光一闪,三株牡丹应声倒下。李承乾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瞪大了眼睛看着赢挚。
赢挚看着李承乾,神色严肃地说道:“殿下量的是花株间距,用的是算学之法。可百姓眼中的量器,量的是一家口粮,关乎生死存亡。殿下身处东宫,享受荣华富贵,可曾想过民间百姓的疾苦?”
李承乾心中一震,脸上的自信之色渐渐褪去。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标准斗,似乎开始思考赢挚话中的深意。
就在这时,程咬金推着三百石粟米来到了药圃。粟米装在麻袋里,麻袋上皆印着五姓粮铺的标记。赢挚走上前,引李承乾触摸粮袋暗纹。
“殿下仔细摸摸,这粮袋暗纹之下,藏着世家的私心。”赢挚说道。
李承乾依言触摸,手指在暗纹处摸索着,忽然,他摸到了一个铜片机关。他的指尖微微颤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此时,远处传来百姓的哭嚎声。那声音在寂静的清晨中显得格外凄厉,刺痛着众人的耳膜。赢挚说道:“殿下,这是百姓为缺粮而发出的悲声。世家在斗底加夹层,每石克扣三升,已经十年了。这些被克扣的粮食,不知让多少百姓忍饥挨饿,流离失所。”
李承乾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握紧了拳头,心中既有对世家贪婪的愤怒,也有对自己以往无知的愧疚。他抬起头,看着赢挚,眼中露出坚定的神色,说道:“先生,我明白了。”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长安城仿佛陷入了沉睡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打破这片寂静。赢挚带着李承乾,悄悄潜入范阳水门。范阳水门位于长安城的一处隐秘角落,平日里鲜有人至,周围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月光洒在闸口的青铜枢轴上,映出一片清冷的光泽。赢挚示意李承乾仔细观察,李承乾惊讶地发现,枢轴上的暗纹竟与山海卫玉印相契。
带着满心的疑惑,李承乾在赢挚的示意下,缓缓转动枢机。随着枢机的转动,一阵沉闷的声音响起,整面城墙忽然翻转,露出了一个隐藏的空间。
李承乾走进这个空间,发现里面竟是一个隋末私铸的兵器库。兵器库里摆放着三百具陌刀,由于长期无人打理,陌刀已生满了绿锈,但刀柄上却刻着贞观年号。
“这是五姓前日刚‘上缴’的新铸兵刃。”赢挚划亮火折,照亮了整个兵器库。火光照在墙壁上,映出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