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赢挚苏醒(第2页)
有童子好奇地问:“先生,为什么我们唱的歌变了呢?”
一位老学究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或许这是一种预示,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迎来新的变化。”
武夷山上,石磬突然自鸣,演奏出《越人歌》的新调。悠扬的音波在山间传播,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岭南的獠人,他们的纹面发生了奇特的变化,逐渐转化为《租庸调》税簿的模样。这一变化让獠人们又惊又怕,纷纷向首领询问缘由。
首领也一脸疑惑,但他安慰众人道:“也许这是好事,顺应这变化,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安稳的生活。”
关中地区,夜晚的粟田闪耀着青光。粟叶上显化出《汜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合纂的“贞观农鉴”。农民们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他们觉得这是丰收的预兆。
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阿房宫旧址的磁石门处,竟出现了赢挚与李世民跨时空对话的量子残影。赢挚断臂执量天尺,李世民握《帝范》卷,尺锋与书脊交汇处刻着:“民可载舟,亦能量舟。”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喃喃自语道:“民可载舟,亦能量舟……这话说得何等深刻,看来治理国家,始终要以民为本啊。”
一旁的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这或许是前人给我们的警示,让我们时刻牢记民心的重要性。”
李世民凝视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明白,这是一个重大的时刻。他咬破指尖,将帝血滴入九鼎之中。
随着鲜血滴入,鼎内光芒大盛,瞬间出现了三幅星轨图。
武德星轨中,显化出隋末白骨累累的凄惨景象,这些白骨凝聚成了“亡国鉴”。当太宗的鲜血滴落在上面时,“亡国鉴”竟化作了《氏族志》的残页。这一幕让众人深刻感受到了隋朝灭亡的惨痛教训,也提醒着大唐要引以为戒。
李世民感慨道:“隋末的战乱,让百姓生灵涂炭,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贞观星轨交织着《唐律疏议》与秦简律文,在棺椁表面刻出了“法统同源”四个大字。这表明大唐的法律与秦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体现了法律传承的重要性。
李世民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道:“法律是国家的基石,我们要在先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法律,以保障百姓的安宁。”
开元星轨则预示着百年后的安禄山叛军。星轨中,叛军的身影如乌云般压来,然而,就在此时,赢挚脊骨所化石磬发出的声波,竟将这预示中的叛军震散。这一奇异的景象,让众人对未来的局势有了一丝担忧,同时也对赢挚的力量充满了敬畏。
当激昂的《秦王破阵乐》响彻骊山时,赢挚的棺椁突然发生了量子跃迁,化作了一副嵌着《贞观政要》的玄甲。这副玄甲散发着神秘的气息,甲片上暗藏着各种机关。
左护心镜由云梦橘木所制,一旦遇到冤案,便会显露出《唐律》的条文,提醒执法者要公正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