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确定寻找传国玉玺的方向(第2页)
“哦,确实如此。那我挂了电话,微信上说。”
说完郝宇杰就挂了电话,打开微信上孙倩的对话窗口,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紧接着孙倩就发过来一个文件,郝宇杰接收后,孙倩发来了一个语音。
“郝先生,这就是关于传国玉玺的消息,包括了经过证据和文献证实的准确消息和无法证实的野史消息和民间传说,以供参考。”
“好的孙小姐,代我跟领导致谢,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我先去看看资料。”
“好的郝先生,再见,有事儿你再叫我。”
郝宇杰打开了文件,首先就是传国玉玺的图片和尺寸。
这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印玺,颜色呈白色微微有点暗绿,看上去并不是很干净清澈,有些陈旧古朴。
印玺上面刻了五条龙互相盘旋交错钮交在一起。下面方印的一角是用黄金镶嵌上去的,应该就是传说中王莽篡汉时被老太后摔的。
传国玉玺呈正方形。长宽高都是四寸,也就是13.3333.......厘米。寓意着四平八稳,四海升平。
印面上刻着八个字,这种字体郝宇杰不认识,但是知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郝宇杰把这八个字的形状牢牢的记在心里。
“这八个字可是真难记。”
郝宇杰吐槽道。
传国玉玺的前世没有必要去了解,得从它有记录消失之后去寻找蛛丝马迹。
正史所记,传国玉玺流传到五代时期,后唐的最后一个废帝在被契丹击败以后自焚而死,玉玺也被焚烧了。
所以,后周建立后,后周太祖郭威一直没能找到传国玉玺,北宋建立后自然也没有。一直到北宋哲宗年间,忽然有一个农夫在耕地的时候发现了一方玉玺。
据说,当时哲宗召集了13位大学问家来辨认,最终确定这个东西就是秦始皇制作的传国玉玺。
但哲宗之后就是徽宗继位,很快发生了“靖康之变”,徽宗、钦宗两代皇帝被金人掳走,传国玉玺有可能也被金人带走,又不知所终。元朝先后消灭金朝和南宋,均没有发现传国玉玺。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后,元成宗继位,御史中丞崔彧忽然报告说在大都的集市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并献给了元成宗,玉玺成为元朝皇帝的传承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