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红星轧钢厂(第2页)

 “我是从事影视行业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短剧的背景不是国内任何一家影视基地,国外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哪里。”

 “很简单啊,北方十八线小城市的老街区呗,没棚户区改造呢就拿来拍摄了。多容易。”

 “拉到吧,现在哪还有这么大的平房区了,还是四合院,还有那么有年代感的街景。肯定是影视基地。”

 郝宇杰看着五花八门各说纷纭的评论,没看出有什么新意的,百分之九十九都认为这只是短剧。于是又把早上录制的视频剪辑了一下发布了出来。

 退出系统,找傻柱去。

 跟傻柱汇合后,两个人就奔红星轧钢厂走去。出发的时候,郝宇杰就有打开了视频录制,没办法,啥都是素材啊。

 因为两个人出发的比较早,所以路上上班的人不多,为了增加信任度并且不让视频里赶路的过程过于枯燥,郝宇杰跟傻柱聊了一路没停歇。

 对红星轧钢厂的情况各种盘问。

 红星轧钢厂解放前名叫娄氏轧钢厂,是大资本家娄振华的产业,是娄家两代人的心血。娄振华解放前资助了国家大量银钱和粮食,所以作为爱国商人的娄家解放后仍然保留着自己的产业。

 1954年公私合营开始后,娄振华也是第一批主动积极配合公私合营的,1956年的时候更是进一步捐出了大部分股份,自己保留少部分股份坐等分红,并且退居二线,交出了所有的权利。

 此时三十多岁的娄振华过起了退休的日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娄氏轧钢厂改名红星轧钢厂,接替娄振华权柄的名叫赵海山,担任厂长一职,此时的红星轧钢厂有三千多员工,以生产钢板钢管为主。1957年大炼钢铁开始后,红星轧钢厂和京城其他钢厂进行合并,最后规模达到了两万多人,是石景山钢铁厂最大的下游单位。

 目前红星轧钢厂刚刚扩建完成,厂长杨德龙是从工业部调过来的,刚刚上任不到半年。

 轧钢厂有八个食堂,傻柱刚提上来做一食堂的大厨,郝宇杰是二食堂的大厨。顶头上司是食堂主任胡建平,副主任赵孟南。

 食堂,综合科,人事科,采购科,车队,维修科,宣传科,医务室。这些部门都归后勤部管理,后勤部的部长李怀德是跟厂长杨德龙同期过来的,是郝宇杰和傻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在轧钢厂可以说是权势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