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谢师说法1(玄普章)(第3页)

 即便是以原子论,也有质子带正电荷为阳,电子带负电荷为阴,中子充当于和的角色。。。”

 “你上次原来是悟道三清,难怪会引动天象。你所举的物理学的例子,我不太清楚,但是现在人类科学能发展到这种地步,也是另一种途径上悟道了,因为也能以器运用天地之力。

 你刚刚所说的鬼、阴神、阳神而言,是内丹学派的理论,他们是以人身为参照而提出的相对的结论,是从“纯阴无阳者为鬼,阴阳相杂者为人,纯阳无阴者为先”引申而来的。只是后期包括到现在部分道门内丹派受佛门的影响,重性而相对不重命,又以性之修炼提出了上面的说法。

 至于,吕祖与钟离权仙师的对话,我认为多半是假托之词。纯阴无阳为鬼,说的是凡人死后阴魂脱壳即成鬼魂,相对于人身来说,这种鬼魂一般就是三魂之中的守尸魂而已,因而说它纯阴,但即便是最低等的游魂,它亦有你所说的三清之理,它能为修道人所见有形,能遵本能游荡有神,亦有游荡的能力有气,是一种低等态的三清统合,所以这种状态下的鬼魂即便是常人亦无惧,甚至人身的“阳气”(亦是相对而言的阳)还会伤害到它们。

 而进一步的阴神,则是修道之人功夫未到,因为静定而提前出神。有的修炼之人在修炼时,或者眼中见白光如河,则是神从眼出;或耳中闻钟磬箫管之音,则是神从耳出。因为其丹道功夫未到,不能破天门,所出之神上还携带有人体的思虑和健康等信息,因而说它阴阳相杂,而且神魂并未圆融一体,与常人的天魂、地魂外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虽然也能遨游天地,逍遥自在,但是如果遇到盛夏太阳当空或天雷煌煌,仍会畏而避之。

 只是可以凭借修士的意志坚固,而一志不散,和那因执念而存之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说阴神虽带仙风,但未离鬼趣。你前面遇到的那个咬拆曲石神,就是如此,所以也称祂为清灵善爽鬼。

 这相当于是鬼仙之境,但是这种一志不散并不一定能维持多久,所以这种走捷径的人,为了能长久逍遥,往往又会走向那香火之道,以信士的念力为自己定锚,也算是成了“神”,算是一种中等的“三清”统合,但终究还是下士之道。与那些天地私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大部分的亦是正道之修所化,又要考虑自己的香火利益,一般不会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