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我的时代刚刚开启(第2页)
结果这一试,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知晓成绩后,一开始我们都很惊讶,后来是高兴和激动,毕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但现在已经冷静下来了。
这几天我看了你们的许多新闻,说实话,有些过誉了。
我觉得还是要正常看待这事,归根结底,这首歌的出世偶然因素占了一部分,拿到公告牌冠军和被提名,我觉得算是我无意中抓到了格莱美评审们的喜好,但我不敢保证会有第二次。
所以对于现在的成绩,我觉得大家还是客观看待吧,别把我捧得太高。”
路江这话是很谦虚的,说的也很真诚,记者们也感受到了他的诚恳,但就是听着有些不对劲。
这话乍一听确实是这么回事。
但你要说只是登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这话也许还算合理。
可现在这歌拿了两周的公告牌第一!
而且还是三项提名!
这个成就先不说亚洲,就算在欧美歌坛,也没有几个有这个本事。
所以这基本就不是“无意中”能解释的了的。
当然大家对此也不会戳破。
这种“谦虚”的态度是对的。
符合中国人的基本行事准则。
要是路江现在反过来各种吹,尾巴翘天上去了,那才坏事呢,毕竟现场不单单只有内地记者在,而是日韩东南亚等国的记者都在。
所以这就是国际场合,路江保守一点是对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场新闻发布会伴随着转播,许多人都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段自白,其中包括大量专业歌手。
路江拿了格莱美提名一事,华语乐坛震动最大。
采访出来后,但凡是有名有号的歌手,只要是被记者采访,话题也离不开路江和格莱美。
张国容、谭咏麟、四大天王、王梅林叶郑莫陈等香江天后,湾湾的李宗盛、任贤奇,周华健、杰伦、孙燕孜,内地的孙南、羽泉、刘焕、朴树…
在采访时,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大家对该事件以及路江本人都给予了高度认可。
前者是zzzq,后者则是顺势而为。
路江的态度摆在这里,也就让所有人有了吹捧的空间。
路江但凡得意一些,展现了一些骄傲,大家估计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毫无心理负担地送上赞美了。
也是因此,就连叶赫那拉、谢听风这些和路江不怎么对付的歌手,也被迫夸了一波路江。
没办法,不夸先不说合不合群,最关键的是容易被嘲讽。
接下来继续提问。
问题里涉及到销量、这三个月来所发生的事等都由周建辉来回答。
而路江只是坐着,没说话。
偶尔会插一句:“辛苦你了老周。”
周建辉也没有揽功,全程都是在说歌好破一切,然后给路江的才华点赞。
大家于是对路江“偶然间”的才华更加高看一眼。
你偶尔搞出来的歌都这样了,以后会不会更牛
这就涉及到本场记者会最重要的一个话题了。
有记者接着便问:“未来会继续在欧美市场重点发展吗还会出华语专辑吗”
这个问题,让现场内地记者们以及电视机前的无数内地歌迷们第一时间竖起了耳朵。
路江在欧美取得了傲人成绩,大家确实为此骄傲。
大家也希望路江借此继续冲击欧美市场,成为真正的国际巨星,继续以中国人的身份在国际上发光发热。
但说到底,不少人从内心里还是更希望能继续听到路江的华语歌的。
这不仅仅是歌曲的缘故,也有一种来自血脉和民族的认同寻求。
大家希望路江,或者说是希望任何去往海外发展的华夏子孙,都能把中国这片土地和同胞放在心里。
而不是出去了,就不再回来了。
对此,路江当然也清楚其中所带的情绪。
因为在这记者提问之前,司徒兆敦还有各位前辈们来电祝贺时,路江已经和他们对此深聊过。
到了他现在这个层次。
一举一动实际上都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
一如当年自己的学历会被粉丝模仿一样。
既然是明星,本就应该有这类的觉悟。
另外,哪怕涉及到商业利益,路江也绝不会放弃华语市场。
华语市场是基本盘是一方面。
在欧美,他毕竟是个外人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这次《you》能拿下这般荣誉,别看周建辉在这期间各种辗转腾挪,居功至伟,但在路江看来,其实依旧是金手指的作用,至少95%。
可下次呢
下次再来几首格莱美、公告牌双赢的歌曲,但没有金色保险,他还能拿到原作一样的成绩吗
如果路江是白人,这也许不是什么问题。
但路江知道,中国人的身份,就代表了未来海量的不确定性。
也别说在欧美,就是在华语市场,作为内地人,这些年来被港台各种围剿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对于现在这个问题,路江对着一众摄影机郑重表示:“我确实是想进一步进军欧美市场,但我在华语市场的时代也才刚刚开始,专辑、影视剧等各类作品,以后还多着呢,大家保持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