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慢热神曲和大胆想法(第2页)
只是区区“十五年伦敦口音英语”。
路江觉得有些可惜,这要是开拍前就升级,怕是得全语言精通吧
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最起码英语口语问题算是解决了。
十五年,和当地人区别不太大了。
“terestg!”
接着看向新出现的信息,那是该作品的相关战绩。
消化后,路江这才发现,原时空《you》的境况和现在他所面临的境况很像。
04年时候,《you》在英国首发,但反响一般。
原因是这首歌最早作为詹姆斯布朗特专辑里非主打曲目发行,最初在英国并未引起太大关注。
其次詹姆斯布朗特当时还是个新人,唱片公司也没有大力推广这首歌。
后来05年在美国市场发行,起初同样无热度,电台播放量很低。
但很快转折点出现了。
05年底,美国一家名叫“kiss-f”的电台,里头的dj偶然播放了这首歌,结果听众反响极其热烈,点播请求暴增。
其他电台纷纷跟进,最终推动它登上当年北美公告牌单曲百强第2名。
进入公告牌第二名后,又借助当时的网络传播热度,歌曲的v和翻唱版本在网上疯狂传播,进一步推高热度,登顶公告牌榜首。
至此,《you》开启全球热度。
在美国走红后,英国等市场重新关注这首歌,最终在英国单曲榜登顶。
随后在全球多个国家,如加拿大、爱尔兰等国成为冠军单曲。
高热度加持下,该曲很快于06年2月拿下格莱美四项提名,进一步巩固其经典地位。
销量也是一路绝尘,光是在北美,当年直接拿下2白金,也就是两百万张。
在这之后,此曲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歌词讲述“错过挚爱”的遗憾,简单直白却击中人心,成为无数人失恋、孤独或怀旧时的情感出口。
该曲也被影视剧高频使用,如《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蕾》《穿普拉达的女王》等,用这首歌渲染悲剧或温情场景,让其进一步坐稳“哀伤美学”的标签。
后各类广告与综艺,从汽车广告到选秀节目翻唱,如《美国偶像》,该曲也在持续刷存在感,直至后来,该曲被媒体誉为“一首时代哀愁的圣歌”,成为一代人的“神曲”。
不看详细资料不知道,一看真的吓一跳。
这他嘛还是欧美一代人的神曲!
还以为只是公告牌冠军单曲呢。
再有,看过详细资料后,路江发现原版《you》的走红并不是全靠歌曲质量本身,而是各种偶然事件的堆迭,可谓是应运而生。
这要是没金手指还真不好办。
但好就好在,路江有金手指,金手指解决的就是“运气”这一块。
路江顿时觉得这波保险更值得用了!
不过这次上保险和《流星园》时期还不太一样,触发事件的条件多了一个。
原版的《流星园》主要由电视台传播,所以上了保险后,《流星园》只需要在电视台播出,无论什么台、什么档期,都可触发收视登顶。
现在原版的《you》是通过电台和网络的双加持达成的战绩。
所以同样的,现在的《you》也需要电台+网络。
也还好金手指只标明了“网络”,而不是详细标明“youtube”网站,不然01年的现在真得抓瞎。
既如此,事情就好办了。
现在周建辉只争取来了电台资源,所以接下来只需要在网络上多投入一些即可,而现在老美很多音乐网站又是免费的,还没有像后来那样遭遇版权纠纷而被关停。
所以事情就变得很是简单。
路江当即对周建辉提了这个建议。
周建辉一开始当然不理解。
路江直接用一个理由说服了他:“反正销量什么的也不指望了,那就死马当活马医,万一出现奇迹呢”
周建辉并不觉得会出现奇迹。
但现在的情况也由不得他拒绝。
资源本就差得可怜,能多条路就多条路吧,哪怕这条路是羊肠小道。
事情于是就这么定下,路江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看9月29号之后,作品如何跟原时空一样,用各种偶然事件层层堆迭热度,一路变成“现象级”。
搞定保险一事,路江转头投入进《天下第一》的筹备事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