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吧,导演!笔名帅不帅

第60章 要追就追路江这样的明星(第3页)

于是小美也终于完成了装比体验。

“一个一个来,别急,实在着急的,我一会儿去广播站公开播放!”

“小美牛笔!”

“.”

等到了晚上放学。

一众学生们回到家,改买专辑的买专辑。

没钱或者买不到的就打开电视、收音机听歌。

而《路江中国风》经过一天的售卖后。

此时8首新歌早已在铺满全国各个平台。

几日后

小美的班级终于确定班歌是《奔跑》。

没办法,两首中国风歌曲虽然爆好听。

但实在不太适合合唱。

所以只能忍痛割爱。

一班的是《奔跑》。

二班的则是《最初的梦想》。

三班是《起风了》。

四班

喂!

你们四班虽然是搞美术体育的特长班,但也不要太标新立异了哇!

《不醉不归》当班歌,咋滴,都喝过酒

赶紧换了!

换什么

我看路江的歌就不错嘛。

中国风对吧。

还有《最初的梦想》,你看多励志。

拍电影还拿了奖为国争光呢。

你们要追就追路江这样的明星嘛。

别的乱七八糟的追他干嘛!

对,说的就是谢听风,那发型,简直跟二流子一样!

听到没,班歌赶紧换了!

校长背着手骂骂咧咧地走了。

四班的同学们很想反驳一句《不醉不归》也是路江的。

但终究还是憋住了笑。

而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频繁上演。

《路江中国风》一共八首歌,三首励志,两首中国风。

这五首在99年的校园内可谓是获得了播放特权。

当然虽说不是所有学校都会允许流行音乐进校园。

但这也替路江在校园收拢一大批年轻歌迷拥趸。

也许这些大多没有钱的学生歌迷并不能给路江如今的专辑销量带来过高的积极影响,但学生们也终有长大的一天。

等到听着路江歌曲成人的他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拥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

那时,这些年轻歌迷给予路江的反馈,将是现在的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