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吧,导演!笔名帅不帅

第39章 大不大胆?(第2页)

走进第二个房子觉得天下到处是朋友。

走进第三个房子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远离青春。

走进第四个房子遭遇强权和压迫。

最后走进第五个房子,远离人生的失意和痛苦,在一片模糊的镜头中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走上了回家的路。

剧情是简单的,每个包厢的隐喻基本一眼也看得懂。

抛开一镜到底,在高希希看来,这剧本用作大专生的毕业作品已经完全足够:

“对嘛,这才是导演系学生该拍的作品,不错不错!”

在他看来,路江以前搞的v剧情,虽然很受欢迎,但也确实没啥难度。

跟偶像剧似的,靠着男帅女靓和狗血剧情吸引观众,这种作品谁都能拍。

但《不醉》就不一样,最起码和狗血v相比,这剧本已经足够有深度了。

而且这作品的精髓并不是剧情,而是“一镜到底”。

在这个年代拍一镜到底有多大胆

答案是:非常大!

时代不同,一镜到底的含金量也有所不同。

如果现在是2009年。

那么导演系的学生能在一分钟内就列举出至少四部一镜到底的作品。

比如08年的土耳其电影《夺宝群英》

07年的哥伦比亚影片《余命85分》

00年美国电影《时间密码》

02年著名的《俄罗斯方舟》等。

时间再往后推,还有更多著名的一镜到底电影。

比如2010年乌拉圭恐怖片《寂静的房子》

2012年美国电影《表演的神态》

2013年的印度电影《agada》

2014年法国电影《鸟人》

还有2020年非常著名的战争电影《1917》。

面对众多的“一镜到底”风格电影,后来的观众们也就对一镜到底少了许多滤镜。

以至于某些导演说要搞一镜到底电影,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能有啥牛笔的。

但现在不一样。

99年的现在,真要列举世界上知名的、真正意义上的一镜到底电影。

答案是:目前世界上还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一镜到底电影。

更多的只是伪一镜到底或者是长镜头电影。

而且每个长镜头基本都没有超过十分钟的。

运用长镜头做成伪一镜到底的电影,最早出现的是1948年希区柯克的《夺魂索》。

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一镜到底电影直到02年才出世,是俄罗斯电影《俄罗斯方舟》。

当时电影出来后就直接拿了戛纳金棕榈大奖。

为什么一镜到底概念出现地很早,但真正的一镜到底电影却在02年才出现,并在之后出现井喷。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数字电影技术的出现。

一盘胶卷最多只能拍10分钟,但数字技术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