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拿下舆论阵地
第37章拿下舆论阵地
来到王长田公司,刚一下车,王长田就笑着迎了上来。
“路江你好,我是王长田,这是我弟弟王洪田。”
“两位王总你们好。”
简单寒暄后,双方来到公司坐下细谈。
65年的王长田今年才34,有些瘦,看着很是干练,完全不像后来发福后的样子。
王洪田不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倒茶。
坐下后,王长田首先递上计划书。
这让路江心里一亮。
主动给计划书,说明对方确实不抗拒投资。
果然,王长田脑袋上出现了新宝箱。
这是金手指升级后出现的第一个宝箱。
【王长田希望宿主尽全力帮助他将计划落地,并以合同形式承诺不做同业竞争、不参与决策、不主动转让股份、出资一百万,他愿意为此付出20%股权】
王长田的底线一目了然。
金手指的情报功能再次立功。
可问题是,宝箱居然只是绿色的,而且还没有升级提示。
想了想,路江便想明白了。
对方心里设置了一系列限制,但只肯给20%,这是明显的漫天要价行为。
这也说明王长田对这项目的信心依旧强烈,姿态依旧高昂,以至于对融资需求本就不是特别强烈。
有没有路江,或者是别的更大的明星、资本,对他来说其实都差不多。
他唯一需要的,就是一点点助力,同时限制同业竞争,让他好顺利起步。
就算没有助力,他也依旧自信一定能成功,无非是时间问题而已。
实际上王长田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去年初次创业失败后,他问过一个电视台的领导,说要想在电视台做一档节目要多少钱。
对方的回答是最少一千万,越多越好。
也是因此,王长田这才把目光投向小节目。
大的做不了,那就做小的。
从1月开始兄弟俩就计划起新项目。
到了3月,开始租房实施。
计划中,是3月招人,4月开拍,5月做样带,6月媒体看片会,7月开始发行。
王长田又托关系从一个娱乐记者手中搞到的一份影视圈名人的通讯录“从小明星做起,不需要出场费,只要管盒饭就行”。
但结果呢,到目前为止,除了租房顺利外,其余都是难难难。
就比如找小明星方面。
说是要找不要出场费的小明星,但小明星很少会有吸引收视的故事,毕竟是小明星嘛。
所以到目前为止,虽说王长田他们已经准备了一些方案,但电视台的朋友看过后全都摇头,觉得没意思。
眼瞅着资金耗了一半,事业依旧没有起步,两兄弟也开始着急起来。
但其实也还好,因为王长田已经有了新的节目思路。
只是正巧遇上房东路建国自报家门,说他就是路江的老爸,可以让路江来帮忙。
然后王长田兄弟俩就知道了路建国和他俩的奇妙缘分。
这就让兄弟俩有些激动。
路江是当下内地乃至两岸三地都是最火的歌手之一,已经有不少媒体称他为新天王。
要是《中国娱乐报道》开篇就能报道关于他的故事,节目内容必将丰富一大截,观众指定乐意看下去。
最关键的,是路江的朋友圈肯定不小。
要是通过他能采访到一些大明星,继而让节目得以维持,那《中国娱乐报道》也就算是稳住了第一步。
只是老路说要入股,这就让王长田兄弟家有些为难。
谁都不想自己的家里掺和进来外人,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王长田的思维毕竟不是普通人。
他觉得入股没有问题,只要对方肯给足钱和人脉,让自己成功开局就行。
这是正常的融资行为,新时代的大企业都要经历这一关的,以后要是做得好,这种事肯定不会少。
但股份比例得控制,同时也要设置各种限制,不能搞到最后被对方掣肘,同时也要和路江细谈一番,看看有到底有多少价值,顺道摸一摸人品,看是否真的适合合作。
要是觉得可行,对方又能答应他的天价条件,那当然可以合作。
要是对方不愿意,那也问题不大。
以后说不定谁牛逼呢。
知晓对方的情况后。
路江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有了底价就好办。
接下来最次也能按照对方的底价成交。
这个底价能接受吗。
那是当然没问题的。
不做同业竞争。
路江本来就没这个想法。
不参与决策。
人家是王长田,国内这一方面业务的创始人,天板级别的存在,从10万做到数百亿规模的牛人,影响他决策,路江吃饱了撑的
不主动转让股份。
这就更不用说了,傻子才卖呢。
最后是出资一百万。
对现在的王长田来说是巨款,但对路江来说,小钱。
当然底线归底线。
可以多争取的自然得多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