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脸都绿了(二合一)(第3页)
不是内地销量。
而是内地+港台。
内地61万,湾湾34万,香江5万。
这数据,着实恐怖。
但不等细思,电话那头又道:“《童话》的内地销量已经破72万了。”
“什么!”
叶赫那拉再也坐不住了。
《征服》内地今年总销量71万.
所以第一,没了.
呆愣了一会儿,叶赫那拉赶紧召集团队众人,商量对策。
这次说什么也得把影响降到最低。
而此时《路江》单月销量破百万,《童话》内地总销量力压叶赫那拉的消息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这下可把媒体们兴奋坏了。
和叶赫那拉预计的一样。
大家早就注意到叶赫那拉早先发出的“98年第一”的通稿。
现在半场开香槟的欢乐场面真的来了,那咱们也得对得起记者证不是
于是现实版“龟兔赛跑”的故事直接被描绘了出来。
内地天后叶赫领跑乐坛,但在终点前骄傲自满,被后起之秀路江远远甩开。
富有寓言般的故事最是能吸引人。
叶赫那拉也被直接冠上了骄傲自满的名头。
很多乐评人也趁机蹭热度,他们虽然也肯定叶赫那拉《征服》的质量,但对《路江》的评价更高,认为其是累年难遇的爆款神专。
至此,路江对叶赫那拉实现了榜单、销量、口碑、人气四连杀。
踩着内地天后的脑袋,正式晋升乐坛一线歌手。
不过,圈内也有人评价,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首先路江是两张专辑,却拿总销量说事,这绝对是有失偏颇的。
其次叶赫那拉和路江本身的资质地位很是悬殊,两者本就不该拿来比较。
所以路江踩着叶赫那拉上位,却不敢碰瓷华仔、周华健等其他成名歌手,这就有些窝里横嫌疑。
这是卑劣行径,歌坛出了这样的老鼠屎,实在是悲哀。
叶赫那拉方面也发出公告,庆贺《征服》夺得98年度中唱亚洲销量冠军。
这次不盯着内地了,而是放眼亚洲。
这数据严格来说其实不太准确,因为统计销量的机构不同,数据也就不同。
叶赫那拉这次用上了前缀“中唱”,也就是中唱公司的统计数据,在这个前提下,这公告还真没作假。
再加上叶赫那拉又一次铺开资源宣发。
一时间叶赫那拉夺得98年亚洲销量第一的消息也传遍大江南北。
不知情的人一看就知道,叶赫那拉才是第一,而且是亚洲第一。
而且叶赫那拉也没准备和路江比,都是路江碰瓷,叶赫那拉格局大,路江小人行径!
但是吧,市面上对叶赫那拉的嘲讽声却更大了。
很快就有媒体爆出《征服》年末疯狂营销一事,使得销量反超《童话》。
同时结合之前提前发出的“内地第一”的通稿。
这证明叶赫那拉不是格局大,而是真的以一个天后身份下场和新人歌手过不去,就这种胸襟,你也配做天后
还有,所谓的亚洲销量第一也只是中唱的,但你问问张惠妹、任贤齐服不服
人家也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人家ifpi认证里,98年销量中,李文的《暗示》,张惠妹的《牵手》,任贤齐的《爱在太平洋》都比你高。
要是放到亚洲地区,还有宇多田光等整体销量更高的歌手。
你怎么有脸说亚洲第一的
对此,多家大型唱片公司居然也现身表示不服,说叶赫那拉自封的头衔有些狂妄。
叶赫那拉都傻了,宣传时候我特意带上“中唱”前缀,已经是按规矩来了。
而这种涉嫌偷换概念的事只要按规矩办,就都是心照不宣的,你宣传你的,我宣传我的,不会太过计较。
可现在你们怎么视而不见,拆我台来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现在港台众多歌手对她恨得牙痒痒。
起因自然是11月时候,叶赫那拉调动众多资源,给各方让利压制《童话》,暗中给《征服》抬热度。
当时那场面已经被媒体形容词诸神乱战。
结果呢,路江12月发专后,直接爆杀所有歌手强势登顶。
也就是说,因为叶赫那拉,路江这次不仅是踩着叶赫那拉上位,更是踩着诸神上位!
更讽刺的是,这么一搞,在许多人眼里,这天后那天王,居然干不过路江的“期末作业”!
有媒体甚至准备以“诸神黄昏”为题大书特书了。
“学生作品霸榜华语乐坛”、“如果这是期末考试,及格的有几个”
这样的标题,你说广大歌迷会不会感兴趣
看了之后,现在本就红到发紫的《路江》销量,以及路江的人气会不会销量再次暴涨
大家对此丝毫不怀疑。
这么一来,我们这些所谓的“诸神”,脸还要不要了
关键你又没法否认,因为路江的确是个学生,他也早就说了这是期末作业。
好在各家也不是吃干饭的,不会真的坐视路江踩着自己的人上位。
所以大家纷纷下场压制“诸神黄昏”类的舆论,实在压不住的也来了个目标大转移。
转移给谁,当然是第一责任人叶赫那拉这个始作俑者!
只有把你推出去,路江这次就不是屠戮诸神,而是单独屠了你!
于是很快,一个多月前还你好我好大家好,携手围剿《童话》,一起吃肉,很是和谐的场面。
结果现在反过来,叶赫那拉成了被联合拉出来顶包的那个。
知晓现状后,叶赫那拉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