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雄磕蹦

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氏忧(第2页)

 

李渊撇撇嘴,道:“我仔细盘问了,吴守正压根儿不告诉他们实话,只叫他们尽快把手头货物脱销,然后到酒泉的玉门一带等候。”

 

李建成斟酌着建议道:“父亲大人。您是不是应该参他一本”

 

李渊唏嘘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时间上来不及。更何况……断人钱粮,杀人爹娘,得到吴守正好处的那些商贾。恐怕第一个站出来跟咱们作对!那些贪财鬼虽能尿(sui)不大,但联合起来,麻烦得要命。再者我们陇西李氏的短板正好是钱财问题。失去安家父子后,还要寄希望于他们。万万不能恶了他们。”

 

李建成道:“可,以吴守正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的情况看。外一他真的横扫掉羌族,我们陇西李氏怎么办”

 

有句话说得好,唤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狡兔,或为羌人。

 

良弓、走狗,或为李氏。

 

早在数百年前,陇西李氏建立之初,选择危机频发的西北做根基,便有人考虑过其中的好与坏。

 

坏处显而易见。

 

第一。

 

穷。

 

第二。

 

穷。

 

第三。

 

还是穷。

 

好处藏匿颇深。

 

第一。

 

远离政权中心,鲜被波及。

 

不论晋朝末年还是帝国百年前的那场动乱,都不曾对陇西李氏造成影响。

 

第二。

 

雍凉多动乱。

 

那么。

 

陇西李氏有机可趁,成了帝国左右西北局势的重要棋子。

 

朝廷对陇西李氏轻易不能下手,且要善加安抚。

 

第三。

 

穷山恶水刁民多。

 

假使某一天,陇西李氏不得已走上抗争的道路,完全可以借助地利优势,召集足够的兵马图自保。

 

综合的看。

 

陇西李氏选择西北,利远远大于弊。

 

物质匮乏算什么

 

始终有用,才是李家长盛不衰的缘由。

 

每一代陇西李氏的多数子弟,都不解为何家族不学学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等其余的七宗五姓,选个好地儿当根基。唯有真正走入家族核心的人,才有机会瞻仰祖上的遗训,明白个中关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