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宋辽边防(第2页)

广信军地处宋辽交界之地,本就是抵抗辽国的第一线,如今竟然有城墙失修的隐患?

韩亿这个转运使是怎么当得?

「大娘娘,此事其实也不怪韩亿,去岁,韩亿才由开封府推官转迁至河北路转运使。」

「而广信军城墙失修,并不是近期发生的事,它是历史遗留问题。」

李士衡、张士逊、陈尧左等人都担任过河北路转运使一职,早在大中祥符年间,广信军的城墙便塌陷了一部分。

他们倒是汇报过这个问题,并且也想修一修城墙。

但这个皮球,踢来踢去,最后踢到了宋真宗那里。

广信军地处辽宋交界,并且当时和辽国已然签订了盟约,所以,这个位置的定位反而变得尴尬起来。

修城墙?

辽国发现了这一幕,肯定会质问,你我二朝已经互为兄弟之国,刀兵已熄,为何还要劳民伤财的修城墙?

你想干嘛?

事情的发展也正是如此,每当宋廷想修城墙的时候,辽国人都会上来掺和一脚。

因为恐辽症的存在,真宗修葺城墙的意志也不够坚决,连皇帝都这样,时任河北转运使的文官,还能怎么办?

自然是相信后人的智慧。

后人,总有办法解决的。

如此这般,广信

.

军城墙修葺的事便一推再推,最后便推到了李杰这里。

李杰倒是不怕辽国,他没有直接修葺,主要是因为时机不合适。

他的设想是经略西北,先把夏州党项给收拾了,然后再向北。

值此之际,当然不宜触动辽国的神经。

如果他执意修葺城墙的话,打击夏州党项的计划,难免会受到影响。

毕竟,辽国一旦有了防备之心,西北之地的战事多半会生出变数。

故此,广信军城墙的事便一直搁置了下来。

另一边,一听到是历史遗留问题,刘娥似乎想起了什么。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大娘娘,其实广信军那边的事,暂时无需担心,此前,我已密令沿边都巡检使王德用秘密遣散城中百姓。」

「若是契丹大军真的大举进犯广信军,时机适合的话,我也给了他相机决断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