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母爱如山(第2页)

吉春市的条件好太多了。

教育、医疗、衣食住行等等,留在城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想孩子怎么办,忍一忍吧。

忍着,忍着就习惯了。

他们不能只考虑自己,孩子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

“爸,妈,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尤其是爸,一个人在西南那边。”

月台上,周秉义不停的重复着早已说过无数次的言论。

今天,除了郑娟留在家里带孩子没来,周家可谓是全体出动,连蔡晓光都跟着来了。

周家的人都来了,郝家却一个人都没来。

好巧不巧,今天是组织找郝少华交流的日子,年过了,郝少华的职务也要恢复了。

这次谈话很重要,郝少华没法延后。

而金月姬则是因为受不了离别的场面,不止是她受不了,孩子也是受不了的。

所以,她和孩子都没过来。

过年这段时间,该说的都说过了,来不来送行,并没有那么重要。

“你爸在那边,万事都有组织,我在家有秉昆,有蓉儿照顾,哪用得你们操心。”

听着儿子的关心,李素华一边抹着泪,一边回道。

“你和冬梅才更要照顾好自己。”

说着,李素华心中的悲切更多了,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漱漱而下。

离别总是伤感的,看到母亲如此,周秉义的眼眶也跟着红了,连说话的语气都带上了哽咽。

“秉昆,这个家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把咱妈照顾好。”

虽然周秉义知道弟弟的工作很忙,但是他还是这么嘱咐着。

没有老娘,哪来他们的现在?

什么都没有家人重要。

“放心吧。”

李杰跟着点了点头,即使没有周秉义的嘱托,他也会照顾好李素华的。

原剧中李素华突发脑溢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病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得上的,而是日积月累的。

年后,他准备带她去医院看看,开点中药,然后再找机会把药换成他开的。最终,郝冬梅还是拒绝了这个令她心动的提议。

她是为人母,但在为人母之前,她先是为人子,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反而让父母承担风险。

一旁的金月姬,眼看女儿的态度很是坚决,纵使很想让女儿回来,也不得不暂时放弃。

她固然可以不事先征得女儿的同样,直接利用关系将女儿调回来。

可调回来之后该怎么办?

这事必须女儿心甘情愿才行。

况且女儿拒绝,也是为了他们老两口考虑,她更没有理由粗暴的干预女儿的未来。

再等等吧。

金月姬心里想着,人的想法是会发生变化的,现在冬梅的态度坚决,以后可就不一定了。

随后,金月姬退而求其次,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可以帮忙带带外孙,郝冬梅和周秉义在那边都有工作,带孩子多少有些不方便。

不像他们,空闲时间比较多。

金月姬已经想好了,倘若女儿愿意将外孙留下来,她就向组织申请提前退休。

这些年的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件事。

平平安安才是真,权利固然诱人,但站在高处是风光无限,也是风险无限。

她年纪大了,也累了,含饴弄孙的日子似乎也不错。

“让念念回来?”

听到这话,郝冬梅陷入了沉思。

把孩子留在吉春,她的第一反应是不同意,一想到孩子不在身边,她的心就空落落的。

可念念也快到了上学的年纪。

五道江那边什么条件?

吉春又是什么条件?

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不说别的,单单只论师资力量,吉春市这边不知道甩了五道江多少条街。

一面是母子之情,一面是孩子未来的前途。

郝冬梅犹豫了,想着想着,她的视线就飘到了院子里,看到儿子和丈夫嬉笑玩耍的场景,她的嘴角不由多了一抹暖笑。

良久,她收回视线。

“妈,这事我得和秉义商量商量。”

其实,郝冬梅是倾向于把母亲的提议的,孩子的前途更重要,只是这么重大的事情,她怎么可能一个人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