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一把椅子(第3页)

纯手工制作,且熟练度又不够,效率低是正常的。

 

最终,李杰给这把椅子的定价是二十五块钱一把,换算成美金的话,大概是十美刀一把。

 

放眼当下,二十五块钱一把椅子,绝对不便宜。

 

不过,李杰并没有打算赚国内的钱,他要赚的是外汇。

 

搁在国外,十美金买一个纯手工,纯实木制作的椅子,这个价格还是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况且,李杰在设计这把椅子的时候,还用上一点点人体力学。

 

弧面设计的靠背更贴合人体的背部曲线,坐在椅子上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支撑杆。

 

现在的家具设计,考虑的最多的仍是功能性以及美观度。

 

距离后世大行其道的人体工学椅出现,还有二十余年的时间。

 

单凭设计,这把看似不起眼的椅子便足以拿捏那些参展的外商。

 

“舒服是舒服,但再舒服,它也只是一把椅子。”

 

另一边,蔡晓光还是有些疑虑。

 

送一把椅子参展,这件事已经够离谱了,更离谱的是一把椅子竟然定价二十五块钱。

 

一个学徒工的工资才多少?

 

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上一把椅子。

 

这椅子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

 

忒贵了!

 

那些外商除非脑子抽了,才会当这个冤大头。

 

听到这话,李杰笑而不语,蔡晓光的想法很契合这个年代,不仅是他,只怕他老爹也是这么想的。

 

一把椅子卖二十五,对于绝大多数国内的老百姓而言,妥妥的贵了。

 

但对于外国人而言,也只是寻常。

 

七十年代,国内的经济大环境和国外相比,差距无疑是非常大的。

 

经济差距大,对于金钱的认知自然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定价之初,李杰瞄准的就是国际市场。

 

眼看李杰沉默不语,蔡晓光不由感到一阵无奈。

 

这小子,未免也太自信了一点?

 

算算时间,吉春市的参展样品应该已经到羊城那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