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一片苏叶

第六十一章:劈空掌力(感谢星海尘飞大盟!)




                望着倚树而眠的老马,周奕的心情稍微有些复杂。



    没想到他是这样一个人。



    上次与这家伙在苍岩山上死斗,那时候也是在一株玉兰花树之下。



    不曾想,盛开与凋零,一切来得这样快。



    老马枕着山风,带着得以解脱的笑意,甚是安详,周奕便没去挪动。



    “可惜道场的那些吃饭家伙不在,否则看在你相赠秘法的份上,总得给你摇摇法铃,烧点城隍度牒。”



    人死账消...



    周奕拱了拱手,与这位雍丘老熟人告别。



    沿着山道,继续朝南阳方向走。



    大概走了十里路,行至山间幽径,老马所说的云门、列缺二穴仍在耳畔萦绕。



    这更像是一种奇门发劲技法,并不是传统武学。



    因为专研两个气窍,没有对应的经脉走气图。



    “老马随口一说,想来不会很难练。”



    周奕走了好一会路,这么一寻思,不由驻足。



    在好奇心驱使下,便朝道旁寻了一块磨盘大的石头,盘腿打坐。



    这功夫的要求应该不高。



    因为这两穴是手太阴肺经中的穴道,老马却没强调必须单独打通这条经脉才能练。



    言下之意,不涉及先天精微层次。



    那么任督二脉中的真气运行到这两穴,也可以催动。



    而周奕的手太阴肺经是单独打通的,那么其中练出的真气,自然精微于本经络中的穴道。



    这就是比任督二脉中正真气精致的地方。



    云门、列缺,二者都是不涉及五行的穴位。



    被小凤凰科普一通,周奕也算是纸面行家。



    这类五行之外的凡穴,要打通成气窍难度会低一些。



    当下闭目运气,九九循环,连过周天。



    按照小凤凰教的技巧,静心在云门、列缺两穴中感受。



    少顷,周奕便有发现。



    凡穴之中,果有风隙,偶将一缕真气纳入,再吐出。



    一呼一吸,奇妙非常。



    于是他尝试将真气精微控制,顺着一呼一吸间慢慢注入其中。



    穴道中能填入不少真气,就像丹田中能储存真元一般,但窍穴中的真气不能长久储存,跟着便会气发出去。



    不多时...



    “轰~!”



    大脑中响起一道雷声。



    老马所言不假,正是心魔化雨雷霆!



    倘若心神有失,不仅练不成这法门,还会导致真气错乱,极为危险!



    但是,



    那雷声被周奕用这一路上琢磨的《大禹谟》压制后,非但不像心魔,反倒提神醒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