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贡监(第2页)

 而沈鲤向苏泽开口,是要请苏泽帮着他解决这些贡监生考籍的问题。

 举监本来就是举人,所以他们直接参加下一次的会试就行了。

 荫监和例监本来就是混日子的,没有参加科举的需求。

 但是贡监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都只是秀才,科举还要参加家乡的乡试,也就是考取举人功名的考试。

 乡试是要返回自己原籍的省城考试的,这就给贡监生们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如果是京师附近的省份还好,大不了舟车劳顿一下,可如果是比较远的省份,比如四川两广之类的,那可就遭了老罪了。

 以大明的交通条件,一来一去赶考下来,小命就送了半条,能不能好好参加乡试都难说。

 考中了继续返回京师参加会试,如果考不中再回来坐监,一来一去就是以年为计。

 这对于这些本来就科举不顺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无尽的折磨。

 但实际上,这种舟车劳顿之苦,是可以避免的。

 国子监中的荫监生,也就是父辈为官恩荫入监的,就可以参加顺天府,也就是京畿地区的乡试,不用返乡参加乡试。

 用后世的话说,政策上是有空间的,但是给不给你政策,还要看个人的能量。

 所以沈鲤将这件事作为筹码,求到了苏泽面前。

 苏泽沉默了一下,接着说道:

 “可以请这些监生过来,让我见一见吗?”

 “这个自然,我这就让人将他们喊来。”

 不一会儿,十几名身穿粗布的读书人,站在了苏泽的面前。

 这些人走进明堂,首先向沈鲤行礼,接着几个人看到徐渭后,也连忙行礼:

 “文长先生!”

 徐渭在苏泽耳边说道:

 “这几个来过东翁府上。”

 苏泽点点头,看他们对徐渭尊重的样子,应该是被徐渭的才学折服。

 沈鲤咳嗽了一声说道:

 “这位是翰林院的苏翰林,陛下有旨筹办《乐府新报》,从我国子监中挑选采风使。”

 听到苏泽的名号,这些监生们都偷偷看着苏泽,怎么和想象中的奸佞不一样啊?

 沈鲤和徐渭在场,这些监生自然不可能在这里闹事,但是他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显然不愿意帮着苏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