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所有人都打成了一团。

【“老三啊,现在你五妹胳膊肘往外拐,暗中联合世家向朝廷施压。”】

【“为父想向你请教一下,这种局面该如何化解?”】

李宛筠作为亡国专业户,对于世家这个群体。

她觉得自已是洛尘以下的第一大学士。

父皇来问她,那可算是问对人了。

世家为什么联合在一起对抗朝廷?

不就是利益分配出了矛盾吗?

这题洛尘教过她啊。

皇家想要集权就要削弱世家,而世家想要利益就要对抗皇家。

而若是和世家共治天下,那么很快就会变成群雄割据。

究其根源还是上升通道和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世家想要参与到治国,但是皇家和保皇派又害怕被人取代。

李婉荺的意见是修改取仕路线,通过使用上升通道的规则制定权来分化和瓦解世家团体。

世家可以上升,但是他们上升的代价是要从地方离开。

世家的势力进京,那么和皇权就形成利益共同体。

而世家远离地方,对地方的控制力就会下降,那么当地的官府就会有更加多的实际的权力,而官府是朝廷设置的,也就变相增加了集权。

于是李婉荺直接实名向朝廷上书。

【“现在朝中多处关键的要职空缺,正需大量的人手。”】

【“臣李婉荺建议朝廷更改取仕规则,录取成绩由四成的考察分和六成的科举分共同组成。”】

【“考察分由京城官员联合对考生评价,科举分则由试卷考试。”】

【“两项综合成绩高者,选取录用。”】

……

【魏王李婉荺的奏疏刚到京城,就被光昌帝采纳。】

【如今朝局历经动荡,多出空缺,是时候专门举行一场科举了,科举初试的时间就在一年后,全国统考,不管是何出身都可以考,不限制家族,不调查背景。】

【从担任地方的官职的举人,贡生,到占山为王的土匪,哪怕是塞外的匈人,只要会识字都可以来考。】

【而考试范围从天文到地理,算术到文章都包括,从放马牧羊,到区分野菜种类,所有科目都包括,只要有一技之长,肯定能获得一定的考试成绩。】

【一年半以后笔试成绩优秀者全部来京城进行京试。】

【而京试就采用魏王的提议。】

【朝廷要在一年后大量取仕的消息传到了天下,天下各处的读书人全都来了精神,那么家里学识较高,文化传承多的大世家更是摩拳擦掌。】

【不过由于科举的规则改了,原本这些读书能力更强的世家子弟,反而优势变弱了。】

【因为科举还有四成的成绩来自于京城官员的平均评价,他们的那些没继承权的小儿子虽然很优秀,但是在京城之中就是查无此人。】

【他们的名声,反而不如民间一些行侠仗义,为民请命的穷书生有名。】

【到时候京城的官员一看名单,全都不认识,那能给什么好的考察分吗?】

【不过世家大族的族长和长老都是人中龙凤,没用多久就找到了钻漏洞的操作空间。】

【既然考察分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他们就让家里优秀的小儿子早早带着钱财去京城表现自已不就行了?】

【不管是吟诗作对,还是行侠仗义为民请命,又或者单纯地拿钱收买要员。】

【只要提前在京城把名声打响,那么就更容易通过科举,然后获得参与治国的机会。】

【各大世家为了刷考察分,纷纷斥巨资给自已家的小儿子们出钱,让他们到京城运作,打响名声。】

【京城由于大量世家子弟的涌入,地产经济快速飙升,原本被抄没的空宅子全都以非常离谱的价格卖了出去。】

【光是京城地产拍卖的收入,就超过了去年的税收】

【各地世家们为了拿到参与治国的实权,也就没有心情跟楚王研究婚约的问题,转而讨好起了吴王李芷萱。】

【毕竟这个考察分的最大解释权不在其他人,就在吴王的手中。】

楚王李曼瑛完全被看不懂的发展给弄蒙了。

这什么情况?

发生什么事了?

刚才不是还在讨论结婚的事情吗?

怎么一下全国上下都在研究科举了?

前段时间还和她往来不断地书信,现在一封都没有了。

不管她去找谁,人家都是两个字,没空。

前一天还牢不可分的世家联盟,仅仅因为魏王一个大开科举的建议,就分崩离析。

所有世家都在研究怎么讨吴王的欢心。

毕竟她的大饼还只是大饼,但吴王是真的给了他们机会。

那考察分不就是专门为他们制定的吗?

“啊啊啊……老三,你为什么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情?”

李曼瑛被气得浑身颤抖,手脚冰凉。

眼看朝廷就要顶不住压力,把洛尘赐婚给自已。

但老三偏偏来坏了她的好事。

她感觉自已命犯老三,自已这轮推演和上轮推演全都被老三搅和了。

上轮推演,老三粘着洛尘,导致自已的快乐归零,自已把自已饿死了。

这轮推演,老三自已得不到,也让她得不到。

“李婉荺,我跟你势不两立,对付不了朝廷,我还对付不了你吗?”

李曼瑛一咬牙,也给朝廷上书。

我跟你们都爆了。

【光昌十八年春,李曼瑛上书提议削藩,她称魏王不过一介女流,要什么封地。】

【反正赵王的肚子里已经怀了皇嗣,到时候直接过继给吴王,其他诸王都直接改回公主,过逍遥日子算了,朝廷也养的起。】

彼时。

魏王正于江南厉兵秣马、蓄势待发,静候天时。

却也不由得瞠目结舌,满心惊愕。

不知是出于直觉的敏锐,还是心理作祟。

她隐隐觉得,似有一股暗流在悄然涌动,诸多事态透着说不出的古怪与蹊跷。

一种被人利用、充当棋子的感觉,如阴霾般渐渐笼罩在她的心头。

她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仿佛自已不知不觉间就落入了他人精心编织的圈套,被人当作了冲锋陷阵的“枪”。

更令她困惑不解的是,老四自始至终都未有任何明显的动作,可她们姐妹之间却不知为何,竟莫名其妙地陷入了互相敌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