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水泥配方的诞生(第3页)

 

朱标听到自己老爹的话,嘴角微微抽搐,然后苦笑一声说道:

 

“父皇,他们已经没了,后悔也没啥用了;

 

以后,咱们大明万一有官员犯事,儿臣感觉还是让他们统一去海外服刑去。”

 

“不是喜欢敛财吗?”

 

“海外需要他们,特别是大明一南的地方,那个地方竟然一年能种三季水稻,这让人心里痒痒的;

 

这地方,儿臣感觉,应该姓朱。”

 

“标儿,你说的不错;

 

前元的那些牧民没粮食吃,可以南下打草谷,咱们大明七千多万口子吃饭。”

 

“这南边那么大的地方,还能一年三熟,这地方真是咱们大明打草谷的好地方啊。”

 

“不行,我们得组建第二支舰队,必须得把这么好的地方拿下来。”

 

“父皇,您老还是悠着点吧;

 

打倭国抢银子,咱还有倭寇横行、屠杀使臣的理由,这南边那几个小国家,没犯事啊。”

 

“更何况,您老还说过,这几个国家都是咱们大明的不征之国;

 

贸然动手,不太合适吧。”

 

“更何况,咱们这一波造的战船只够打倭国的,暂时没有水师舰队去远征南洋诸国啊;

 

更何况,这出征的事情师出无名。”

 

“要是让那些御史言官知道了,又要给我们记上一笔了,说我们两父子穷兵黩武了。”

 

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好大儿,有这方面的顾虑;

 

一脸古怪的说道:

 

“标儿,你猜猜,要是那群人知道,南边那几个国家能一年三熟;

 

他们还会不会和我们父子顶牛。”

 

......

 

第二天早朝之上,朱元璋看向工部尚书薛祥说道:

 

“薛大人,这段时间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朕的三百万两银子可是调拨进户部了,其他人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掉链子的。”

 

薛祥看到朱元璋开始关心水师舰队造船的事情,连忙郑重的说道:

 

“启奏陛下,工部已经派遣三十六批工匠;

 

星夜赶赴大明各个造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