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第2页)

 闻言,曹姨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苏甜荔,问道:“你家里人的情况,你不知道?”

 阿姨们也面面相觑。

 苏甜荔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她适时红了眼圈,委屈地说道:“曹姨,我这一走走了五年,我倒是年年、月月写信来家,可家里人一封信都没有写给我!甚至连我汇钱回来,家里也没个音讯!”

 当年她插队去了大西北,农场有规定,新来的知青在头三年里不批带薪探亲假,也不报销来回车费。

 所以大多数知青都不愿意回乡探亲。

 苏甜荔也一样。

 所以在下乡的头三年里,她只能写信回家,汇款回家。

 三年后她倒是有了带薪探亲假,可三年来家里人就当她死了似的,根本不联系她。

 她赌气干脆不回来,钱也不汇了,就呆在农场帮同事代班,挣代班费。

 挣得还不少!

 再后来,知青返城政策出来后,她就直接回来了……

 “啊?”曹姨惊呼,“你说你写了信回来,还汇过钱回来?”

 苏甜荔含泪点头,“前面三年一直写信一直汇钱,后来我看家里一直没有回应,担心钱寄回来打了水漂,我就没再寄了。我把所有的工资全都攒起来……这次一共攒了三百多块钱呢!我想当面把钱交给我妈可能她会开心点。”

 周围的妇女们一听到苏甜荔说她攒了三百块钱带回来,

 顿时人人都带上了艳羡的眼神!

 曹姨惊疑不定,“你们家……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你妈一天到晚骂你,说你没良心,不给家里写信,不给家里打钱,还说你从小就一身反骨,一点也儿不像你大姐和三妹!”

 “你妈还说,这几年你家过得也艰难,她给你写了好多信,让你把工资寄回来……但你一封信也不回,钱也不寄呢!”

 然后又点评,“其实你也很乖的,还晓得攒了三百块钱都给你妈……”

 说到后来,曹姨也开始嫉妒田秀即将有三百块钱,可以去参加厂里的集资了。

 苏甜荔沉默不语。

 不过,曹姨还是先撇开那三百块钱的事,热情地告诉苏甜荔苏家现在的情况:

 苏德钧现在年纪大了,在苏甜荔下乡的第二年,苏德钧在干动搬运队的活计时,不慎受伤,腰椎受损,在床上躺了两年才能起来,但干不动搬运队的活计了,现在转到后勤组做洒扫。当然了,工资也少了一大截。

 田秀职位不变,还是招待所服务员。

 苏又子现在在化工厂办公室当临时工,主要负责信件收发,报刊整理工作;当然了,工作强度不高,工资也低得离谱。

 苏欠子在苏甜荔下乡的第二年,也就是苏德钧出事时,为了图下乡知青的安家费给苏德钧看病,也下乡插队去了;

 苏天才现在在厂子弟学校上高一。

 苏甜荔问道:“曹姨,你知道我三妹去哪儿插队了吗?”

 曹姨说了一串地址,又道:“你三妹好拼啊,每个月都寄二十块钱回来!啧啧,真是乖!”

 说着,曹姨看了苏甜荔一眼,叹道:“但是荔枝啊,曹姨是过来人,还是要说上一句……说是说一家人要风雨同舟,但你们年轻人呢还是要多为自己想一想的……唉!”

 曹姨有意无意地提点苏甜荔。

 说着,曹姨又告诉苏甜荔,“你妈今天是下午班,现在没到点,所以不在单位。如果家里没人,那可能是去给你大姐代班了。你弟上学呢,你爸可能也在上班吧!要不你再等等,现在快十一点了,马上就要吃午饭了,到时候肯定有人在家。”

 苏甜荔点头。

 她来找曹姨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准备回家去。

 曹姨塞给苏甜荔一把黄皮果,“拿去吃!很清甜的!”

 苏甜荔拿着黄皮果,笑眯眯向曹姨告别,无视放在一边的包袱,直接转身就走。

 走到楼下,她才假装想起来包袱忘记拿了,又急急忙忙转身上楼。

 果然——

 如苏甜荔所愿,曹姨已经拉着几个人,说起了苏家的事,“嘁,田秀还有脸天天说家里困难,说她找老二写信要钱老二都不给!可你们听听!她老二写了不知多少信回来,也寄了钱……结果田秀收了钱还不认账!”